保姆的修养(624)大家的责任
发布时间:2025-08-04 13:59 浏览量:1
家政行业乱象丛生,各种家庭五花八门,本文仅代表个别现象,请理智看待,不要上纲上线,对号入座!谢谢!
老太太的眼泪就没有干过,从医院到黄老师家,她这次不像以前,哭的时候还说,这次只是默默的流眼泪。
黄老师看着抓心挠肺的,从房间出来,坐在客厅里对小海说:“这样真是没辙,我就不敢看见你奶哭,她一哭我就想发脾气,好好的有啥可哭的,我就是弄不明白,我家又不是火坑。”
小海说:“大姑大姑,你别上火,我奶可能也是担心我大伯吧。”
说起大伯,黄老师说:“小海,你见彬彬了吗?”
小海说:“见了,我今天来的时候,拐到四楼看了看我大伯。”
黄老师说:“那他给你没给你说,你奶的事儿?”
小海说:“我奶啥事儿,我们就匆忙见了一面,我说我奶今天出院,我来接我奶,那他就说让我上来了,我跟大伯打了声招呼,就上来了,咋啦?”
黄老师说:“彬彬想把你大伯带到西安去。”
小海说:“不回来了吗?还是去养病,现在也去不了啊,他得住院一段时间吧?而且我大伯的店咋办?他也不能长时间不经营啊,要转让出去吗?”
黄老师说:“那都是后面的事儿,关键是现在,彬彬那意思,他爸不能照顾你奶奶了,让大家一轮一个月,你跟你哥也要参与,说大家都拿了房子。”
小海说:“这样啊,我肯定是没问题的,就克服一下,我跟我丈母娘说一声,她帮忙照顾着点儿,肯定是没有大伯照顾的好,我跟硕硕妈平时上班,比较忙,就是条件差点儿嘛,老人咱也不能不管。”
黄老师扶着头说:“我还在想,怎么办?”
小海说:“不过我大哥那边他知道吗?我大嫂估计不一定会同意,这还真是事儿。”
黄老师说:“我也不知道咋整,按说你大伯照顾你奶奶这么多年了,之前你奶奶说你爸爸没了,你们俩不用管他,现在彬彬又这样说,哎。”
小海说:“都要轮吗?我小姑那边咋弄?”
黄老师说:“她还不知道,我不想跟她打电话。”
小海也沉默了,他说:“当初拆迁的时候,我和我哥要的小房子,七八十平方,两室的,把大头给了大伯,你和小姑拿了同等房价的拆迁款,那时候不是说好的分红也给大伯,奶奶住大伯那里,他养老送终吗?所以奶奶才说那是她的家,她哪里也不去的。”
黄老师说:“现在你大伯这也是实在情况,彬彬这样说了,他有这心,总是得要解决,我估计他还得说,你先给你大哥说一声。”
小海说:“我大哥,我都能想象他会说什么,他之前就跟我说过,建议把我奶送养老院去,他说请一个阿姨的钱,差不多够养老院的费用了,我们各家再拿点儿。”
黄老师说:“你哥是这么打算的啊,现在请阿姨的钱是我出的啊,如果把你奶送养老院去,那就不是你们各家搭点儿了,哎呀,没法儿弄。”
小海说:“我也不知道咋办了,我反正是听你们的,到最后不管是轮着赡养,还是说送养老院,还是怎么安排,我都没意见。”
黄老师笑了一下说:“好孩子,都跟你一样,啥事儿都好办了。”
小海说:“我爸要是在,他肯定给接家去了。”
黄老师说:“只要你奶愿意,就让她在这儿住着吧,现在就这情况,你大伯还在医院,说这个怪寒心的。”
小海说:“你得给我小姑说啊,这事儿不说咋行?”
黄老师说:“我知道,安置好吧,安置好了就说。”
赵慧萍在厨房里煮午餐,因为出院又拿行李回来的晚,炒了肉丝番茄,煮了一锅面条,又一人做一个手抓饼。
午餐简单吃点儿,也都饿了。
小海吃完午饭就开车走了,黄老师和莫局长回房休息了。
孔阿姨给老太太换了衣服,在洗衣房里洗衣服。
赵慧萍收拾好厨房,也进了洗衣房。
她早上洗的衣服还没有来得及挂出来。
孔阿姨帮她挂出去了,赵慧萍说:“谢谢你帮忙。”
孔阿姨笑着说:“小意思,我这听着是打算把人送到养老院去吗?”
赵慧萍说:“不好说,我觉得黄老师不忍心,她一直不吐口,莫局长是不管闲事,主要还是看老婆的决策。”
孔阿姨意味深长的哦了一声,“这种事儿真是,我原想辞职呢,这么一看,等等吧,等到不需要我的时候,名正言顺再换单子。”
赵慧萍说:“你别走,走啥呀,你一走,老太太我是搞不定的,我没有照顾过老人,其实也挺好的,真的,黄老师专业护士,但她不挑刺,夫妻俩很包容你发现没有。”
孔阿姨点头,“老太太儿子也很好,我就是冲着她们儿女都很孝顺才留下来的,我跟你说,孝顺的人,人品肯定是错不了的。”
赵慧萍说:“这一家子,看着也心焦人的,一个两个的都病倒了,孩子们还都在外面。”
孔阿姨一边挂衣服一边说:“这个没办法呀,人家的儿女都是有本事的,没本事的孩子才留父母身边呢。”
赵慧萍说:“哦,那你的意思,我们都是有本事的人呗。”
孔阿姨说:“那可不,如果我们都走了,那不乱套了吗?是不是?”
午休的时候,默默给她发信息,说他周末去看他姐了。
赵慧萍说:“嗯,去看看是对的,你姐夫总是出差,你去陪陪你姐,反正周末你也没事儿,你姐夫又出差了吗?”
默默说:“他反正是没在,不过妈,我觉得我姐她可不开心呀,周末也不出门,就在家里待着,我说出去吃火锅,她说没兴趣。”
赵慧萍说:“那你们怎么吃的饭?”
默默说:“我做的啊,煮的面条,我问她是不是跟我姐夫吵架了,她说没有。”
赵慧萍说:“她大概是工作太累了吧,你就好好珍惜的大学时光吧,等你踏入社会了,就会知道,学习才是最轻松的事儿。”
默默说:“你可少刷点视频吧,这都是网上的毒鸡汤,我不跟你说了,我还有事儿呢。”
挂了默默的电话,赵慧萍看了看时间,盼盼午休结束,已经上班了,晚上再给她打电话吧。
她没有午休,因为今天晚,她在房间打了个电话,上了个厕所就下楼了。
太阳把院子里的菜都晒焉了,早上为了去医院,都没有来得及浇水。
月季花开过一茬,第二茬又开放了,热热烈烈的攀爬在院墙的栏杆上。
下午不敢浇水,怕把菜浇死了。
在院里站着逗了一会翠花和铁柱,给它们俩放了点面包虫吃。
家里很安静,一点儿声音都没有。
老太太刚出院,她也需要做好心里建设,打算长期家里是这种人口了。
下午不想打扫卫生,就在院子里的伞下面坐着发发呆,她心里乱糟糟的,其实她知道,是因为盼盼,让她心神不宁,无法静心。
三点半的时候,回房发了一点儿面,晚上蒸几个小馒头,就是黄老师不吃,她和孔阿姨也是要吃的。
干活的人不能忍饥挨饿,更何况孔阿姨夜里还要不住点儿的起夜。
大家都起的很晚,快五点才陆陆续续出现在客厅。
孔阿姨到厨房给老太太切了一牙甜瓜,剩下的赵慧萍给切好端到客厅给黄老师和莫局长吃。
黄老师说:“我不敢吃,太甜了。”
莫局长也说:“我吃了拉肚子,你们俩吃吧。”
孔阿姨从房间出来说:“老太太问大哥什么时候出院,她要打个视频。”
黄老师说:“晚上吧,你跟我妈说,晚上了再打。”
老太太没有再闹,她大概知道这样的状况,已经没有办法了。
从她出院,黄老师就没有进去房间看她妈,她大概需要时间来思考接下来的生活。
黄老师跟莫局长在客厅里坐着,偶尔聊上一两句。
李阿姨给家庭群里发了双双的照片,还有双双上早教课的视频。
小女孩儿真的太可爱了,黄老师笑的很开心,“等到时候能去带带孙女儿。”
莫局长说:“别急,慢慢来,啥事儿急不得。”
黄老师给彬彬发信息,问他晚上要不要送饭过去,问他爸爸想吃什么?
彬彬说:“不要了,我在外面给他买就好了。”
黄老师跟莫局长聊起彬彬,说他从小聪明,住校也早,一路考出去,家里的孩子,最不熟的就是他。
莫局长说:“对大哥来说,最不熟的怕是定坤了,这些孩子,不都是一样的轨迹,上次跟老宋在一起,还说起孩子们,他羡慕定坤在外面有出息,说实话,我也羡慕他,出门带着小孙子,那孩子可爱的很,站在花坛边上,拉下裤子,小鸡鸡一撅,哎呀,别提多可爱了,我们就是没有参与孙子的成长,孙女明年也要上学了,一共也没有抱过几次,这都是遗憾呀。”
生活怎么过都有遗憾,哪里有完美的人生呢?
赵慧萍做菜,总是给孔阿姨分出来多多的,怕她晚上饿肚子。
孔阿姨每顿饭都要先喂老太太吃饭,老太太吃完,她再回来吃饭。
赵慧萍等着她,在厨房里擦油烟机,擦燃气灶,擦橱柜,洗抹布,忙到孔阿姨回来。
俩人可以一边吃饭一边聊一聊。
赵慧萍说上次老太太住在这儿的时候,饭点儿总是不吃饭,“她总要到我把厨房收拾好了,她才吃饭,累的时候觉得好窝火。”
孔阿姨说:“跟小孩子一样啊,我跟她说了,如果不吃,下一顿之前就没有饭了,也没有水喝,如果她再住院,怕是都没有人可以伺候她了。”
赵慧萍说:“你还是吓唬她啊。”
孔阿姨说:“不吓唬她行吗你觉得,之前我说白天不让她睡,根本不行,我就调整自己的作息吧,她睡我也睡,她起我也起,大不了晚上一起熬着,我们幸亏是吃这碗饭,挣的这份钱,儿女真的,早晚都要熬死了。”
回来了两天,大家似乎都在恢复元气,家里明明都在,白天晚上都很安静。
赵慧萍早饭后去买菜,黄老师说让她看看超市有没有猪尾巴卖,“有了你买点回来,中午彬彬留家里吃饭。”
赵慧萍问:“就一个人吗?”
“就一个人。”
她开车去买菜的路上想,这个彬彬大概是又要说他奶奶的归属问题了。
看他那天的态度,他不会再让他爸爸照顾老太太了。
超市里没有猪尾巴,赵慧萍买了猪蹄回去。
中午做红烧猪蹄,都说姑姑比姨妈亲,那是因为他们流着一样的血,冠着一样的姓氏吧。
午饭做好上桌了,彬彬还没有来,赵慧萍也不好问黄老师,她让孔阿姨先去喂老太太吃饭了。
从医院回来之后,老太太食欲还不错,每顿饭几乎都吃完了。
她已经在房间不出来了,房间里有电视,足够打发时间了。
赵慧萍挺着急的,因为饭菜马上就凉了。
黄老师给彬彬打电话,他说很快就到了。
吃饭的时候,彬彬跟黄老师说他爸爸不愿意去西安,“他说不去,说去了我妈还得照顾他,来回也折腾,他也不放心我奶奶。”
黄老师说:“你奶奶的事儿回头再说,她愿意的话,可以一直住在这儿。”
彬彬说:“大姑,我也没有别的意思,我是想着我爸都躺在医院了,其它人是不是也得尽尽义务?不能光我爸付出,妈不是大家的妈吗?”
黄老师说:“你说的很多,我也想了这件事儿,不过彬彬咱家的事儿,你应该也是清楚的,当初拆迁的时候,你奶奶的问题是已经说明白了。”
彬彬说:“是说明白了,但是,凡事都有特殊,我奶的分红,一年三万多点儿,你现在请个保姆也不止这点钱吧。”
莫局长说:“的确不够,不过保姆的钱你大姑也没有让别人出啊。”
彬彬说:“是,我都知道,我大姑也尽力了,那我小姑呢?大海小海呢?”
黄老师说:“大海小海那时候,你奶说了,把最小的房子给了他们,不要他们养老,你不知道这事儿吗?”
彬彬说:“那我不知道。”
黄老师说:“你要是不知道就问问你爸爸,我们做事有我们的考量,大海小海,从小没有爸妈 ,我和你爸的意思也是我们这些长辈,能帮忙,就尽量帮一点儿。”
彬彬说:“我这么跟你说吧大姑,我爸这身体,即便是恢复的很好,他一个人照顾自己, 勉强可以,但是恐怕照顾不了我奶奶了,是真的照顾不了了。”
黄老师说:“你奶的事儿,你就不要安排了,她现在在我这儿不是住的好好的,以后的事儿,我跟你爸会商量看看的,你什么时候走?”
彬彬说:“明后天吧,我不能请太长时间的假,今天单位已经打电话了,我本来想着我回来看看啥情况,可以的话,我就把他带走了,我专门开车回来的,就是想着走了把他拉回去,结果他不去,真是越老越不听劝。”
小丫发视频过来问老太太的情况,埋怨黄老师没有跟她说。
本来彬彬跟黄老师谈的有点儿不愉快,这会儿听小丫一说,她直接说,“你不回来就不要说废话了,我这会儿忙。”
挂了视频,黄老师问彬彬:“你跟你小姑说的吗?你奶和你爸都住院的事儿?”
彬彬说:“啊,我说的啊,她打我爸的电话,我跟她说了,大姑,我知道你呢想面面俱到,但是这事儿吧,得大家一起解决,你说我奶奶这事儿,她又不是一天两天,一月俩月,如果,我是说如果我爸爸他身体没问题,我是不反对的,这不是没办法的事儿吗?”
黄老师也表示理解,她说:“我知道,你呢该忙你的忙你的去,你爸爸这边我去照顾,不是有护工吗,我每天会去看他,至于你奶奶,你就不要操心了,我会看着办,现在先住着,回头再说。”
彬彬说:“我的意思,奶奶每年的分红之前一直是我爸拿了,如果以后就是我爸没办法照顾我奶奶了,那谁照顾,这钱就谁取吧。”
黄老师说:“彬彬,你奶奶的事儿,现在还有你爸爸,我和你小姑,至于她以后的归宿,你就不要管了,我回头会跟你爸爸,还有你小姑商量,你有事儿就先回去,好吧。”
饭吃了,事儿谈了,彬彬也该走了,他去跟老太太告别。
老太太问他,“你爸爸咋样了?”
彬彬说:“还在医院,好多了,每天打针,奶奶你好好的,我爸就好的快点儿,他说他好了来看你。”
老太太的眼泪流下来,她颤巍巍的要拿她兜。
她有一个小小的红色包包,走到哪里带哪里,压在枕头下面。
她拿了两次没拿出来,孔阿姨从她头下面把包拉出来,她从里面拿出来一个卫生纸包着的塑料袋。
黄老师对彬彬说:“你奶给你钱呢。”
彬彬赶紧说:“奶奶,我不要,我都多大了,我会挣钱,你自己留着吧。”
老太太充耳不闻,黄老师说:“这钱是你小姑上次回来给她的,宝贝的很,我看看都不让看,给你呢,看看她给你多少钱。”
老太太是真不糊涂啊,小丫给她的是两千块钱,她从里面拿出来五百,非要彬彬收下。
那眼泪就像是干瘪土地上的两窝清泉,可以源源不断的从里面冒出水来。
黄老师让他拿着,彬彬收下之后,老太太说:“给你爸爸买好吃的。”
彬彬开玩笑说:“我还以为这钱你是给我的,原来给你儿子的啊,奶奶你太偏心了。”
老太太摆手说:“你也吃,你跟你爸爸一起吃。”
从房间出来,彬彬把钱递给换黄老师,“大姑,你回头把这钱还给我奶奶吧。”
黄老师说:“你奶奶又不花钱,她给你你就拿着吧。”
彬彬不要,临走还是把钱给放在门口鞋柜上了。
彬彬走后,黄老师给小丫回电话过去,她说:“我不跟你说是没时间跟你说,说了能咋,你也回不来,也帮不上啥忙,大哥先兆脑梗,我也病着,妈也在医院,你知道又能咋办?”
小丫也哭了,“那你也跟我说一声啊。”
黄老师说:“你哭啥哭?你现在知道了,大哥还在医院,妈在我这儿。”
小丫说,“那你让我跟妈说说话吧。”
黄老师说:“妈午睡了,下午吧。”
小丫说:“我把家里的事儿安排一下,我回去一趟。”
黄老师说:“那你回来吧,我正好要跟你说事儿,刚才彬彬才从我这儿走。”
小丫说:“彬彬回来了?就他自己吗?大嫂回来没有?”
黄老师说:“没有,就他自己回来了,他爸住院了,他能不回来看看吗?哎呀我忘了要给你说啥了,你回来了再说吧。”
电话挂断,黄老师坐在沙发上发呆,“看我这记性,刚才要跟小妹说啥来着。”
莫局长在摆弄手上的一串珠子,他说:“是不是要说妈轮着照顾的事儿。”
黄老师说:“就是这事儿,哎,想想还不如一个孩子,躲不掉的责任,实在没办法了就送养老院,你说我们姊妹几个,把我妈送养老院,怎么说的过去?”
莫局长点头,“是这么个理儿,不行就让妈在家住嘛,不是有阿姨,回头再说,等大哥好了再说。”
黄老师坐在沙发上愣神儿,眼神空洞,就那么坐着,两只鹩哥在门外叫唤,阳光把窗帘照的闪闪发光,夏天来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