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看透婚姻,跟谁过都是一个难熬的过程
发布时间:2025-07-13 05:01 浏览量:1
暮色漫进厨房时,陈梅正对着水池里堆积的碗盘发呆。结婚十五年,她闭着眼都能数出丈夫李伟回家的脚步声——先是钥匙在锁孔里转两圈,然后是皮鞋踢在鞋柜上的闷响,最后那句“饭好了吗”,像颗定时炸弹,准时在六点半炸开。
今天他回来得早,带着一身酒气摔在沙发上,遥控器被摁得噼啪响。陈梅看着他后颈那片日渐稀疏的头发,忽然想起二十岁那年,在大学图书馆里,这个男人弯腰替她捡起掉落的钢笔,指腹蹭过她手背时,她心跳得像揣了只兔子。那时她以为,爱就是指尖的温度,是月光下并肩走在梧桐道上,影子被拉得老长。
可婚姻是块被雨水泡涨的海绵,慢慢就显露出内里的砂粒。李伟会在她熬夜改方案时,抱怨台灯晃得他睡不着;会在她母亲住院时,一边削苹果一边算住院费报销比例;甚至在她生日那天,把她精心准备的烛光晚餐,吃成了一场关于“隔壁老王又涨工资”的吐槽大会。
有次同学聚会,陈梅遇见了大学时的初恋。男人西装革履,腕上的表在灯光下闪着温润的光。他替她拉开椅子,轻声问:“这些年,还好吗?”陈梅望着他眼角的细纹,忽然想起这人当年总爱把袜子扔在书桌上,想起他为了打游戏,能把约会忘得一干二净。她笑了笑,说:“挺好的。”
回家的路上,晚风掀起她的衣角。她想起刚结婚时,和李伟为了“牙膏该从中间挤还是尾部挤”吵到半夜;想起后来有了孩子,两人轮流在婴儿床边打瞌睡,天亮时发现彼此的头靠在一起;想起去年冬天她发烧,李伟笨手笨脚地煮了碗姜汤,姜切得像块砖,她却喝得眼泪直流。
电梯在十四楼停下,陈梅掏出钥匙的手顿了顿。楼道里飘来对门夫妻的争吵声,女人尖利的抱怨和男人沉闷的反驳,像根针,刺破了夜的平静。她忽然明白,婚姻从来不是选对了人就能一劳永逸。就像买鞋,再合脚的款式,穿久了也会磨出茧子;再光鲜的鞋面,总会沾上泥点。
推开家门,李伟已经歪在沙发上睡着了,电视还在播放着球赛。陈梅走过去,替他盖上毯子,瞥见他手机屏幕亮着,是工作群里的消息,凌晨两点还有未读的@他。她轻轻关掉电视,黑暗里,能听见他均匀的呼吸声,像台老旧的鼓风机,笨拙却踏实。
水池里的碗盘还在等她,但陈梅忽然不急了。她靠在厨房门框上,看着窗外的月亮,想起小时候外婆说的话:“日子就像腌咸菜,刚开始觉得咸,慢慢就品出点鲜来。”原来婚姻的真相,不是找个完美的人,而是在无数个难熬的瞬间里,忽然发现,那个让你皱眉的人,也藏着让你心软的细节。
就像此刻,李伟翻了个身,嘴里嘟囔着什么,大概是梦到了年轻时的球赛。陈梅笑了笑,转身走向水池。水流哗哗响起,冲刷着碗盘上的油渍,也冲刷着那些藏在日子褶皱里的委屈。她知道,明天早上,李伟还是会忘了倒垃圾,还是会在她化妆时催她快点,但当阳光透过窗帘照进来,他们会像过去十五年的每一天一样,坐在餐桌前,分食一盘煎得有点焦的鸡蛋。
这大概就是婚姻吧。看透了它的斑驳,却依然愿意在烟火气里,和身边这个人,慢慢熬。毕竟,再浓烈的酒,也抵不过一碗温吞的白粥,在寒夜里,熨帖着彼此的胃,也熨帖着那些说不出口的,关于“过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