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洒干练心理学男导师和漂亮男学生 携手创业 众人哗然 演绎别样人生
发布时间:2025-05-22 08:20 浏览量:2
雨夜叩门
暴雨前的闷热像块浸了水的棉布,裹得人透不过气。黄龙把帆布包往怀里紧了紧,隔着方便袋都能闻到烧鸡散发的香气。街角的路灯在狂风中晃出残影,他踩着满地碎叶冲到单元门前,铁门上的锈迹在闪电里忽明忽暗,像道永远结不了痂的疤。
“咚、咚、咚”,他叩门的节奏混着远处闷雷。
“来了”带有兴奋的一个男生声音传了出来。
沉默几秒,拖鞋声由远及近。张清开门时左手还捏着支红笔,藏青色睡衣领口敞着,露出锁骨下方淡淡的疤痕——那是八岁时在河里玩水时让树枝刮伤留下的,黄龙曾在他批改作业的间隙盯着那道疤走神,总觉得像只蜷着的小兽。
“我一猜就是你,别人不会大风天跑出来发神经。”张清侧身让他进屋,目光看过他脸上微微的汗珠和手里拎的烧鸡,“快换拖鞋吧,擦把脸,刚给你准备了双新拖鞋。”
“就是这个天气让我一个人在家呆着真是无聊,出来走走,外面这天气又不好,这不一转弯就到你家楼下了”,黃龙笑笑接着说到:“我知道你也是一个人在家,看我带什么来了”,提起左手里的袋子,里面是一只烧鸡,“哈哈,你小子,说是出来走走,成心的吧,快点进来。”张清说着向厨房走去。
门厅灯暖黄如蜜,黄龙弯腰换鞋时瞥见鞋柜最上层摆着个旧相框,镶着张穿休闲装的40多岁男人照片,背景是泛黄的呼伦贝尔草原,应该是秋季去呼伦贝尔照的。
他想起张清同他提过,父亲曾是职业高中的心理学教师,却在他大二那年坠楼身亡。
“冰箱里有刚买的冰啤酒。”厨房传来张清的声音,端来了花生米和小咸菜,另外还有几块牛肉干和一盘新鲜的草莓。同时一个空盘子,准备放烧鸡,“烧鸡撕一下,别用手抓,桌上有一次性手套。” 张清说着。
“得嘞,张教授!”黄龙故意拖长调子,撕开包装袋时油香混着雨气漫开。他瞥见茶几上摊着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书签夹在“苍鹭医生的提问”那页,便故意把鸡腿往张清碗里送,“您说蛤蟆先生的抑郁,是不是就像现在这天气?明明没下雨,可气压低得让人想砸东西。”
张清说“ 不要这个,来个鸡脖子啃吧,有滋味”,于是黃龙又换了鸡脖子放到碗中。
“大哥咱俩一起弄个小心理咨询公司咋样,你有心理咨询师的证,又有经验,我这一阵子跟着你混,听你给我讲这方面的事情,也有点喜欢上了,前几天你让我读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非暴力沟通》,都看完了,今天来你这就是想和你喝酒聊天,研究研究这蛤蟆先生的重生之路”。
黃龙拿起酒杯同张清又碰了一下杯,算是敬酒的意思吧,两人又干了一杯,小龙伸手拿起地上的酒瓶,边倒酒边说:“大哥我喜欢同你在一起,觉得你为人很好,性格温和友善,经验丰富知识渊博,人也帅。”“哈哈,你小子,学会拍马屁,又会调侃人了。”张清说道。
张清,三十五岁,内蒙古师范大学毕业后,又继续深造,博士学位拿到后,留校教学,对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有专长。
张清夹起鸡脖子的手顿了顿,目光从他手腕上晃过——那里有道浅色疤痕,是去年参加一次聚会时,意外被玻璃划的。“心理学最忌讳预设答案。”他又打开一瓶啤酒,泡沫溅在两人相碰的玻璃杯沿,“不过你倒像书里的蛤蟆,总把‘我不好,你好’写在脑门上。”
黄龙忽然正经起来,从帆布包掏出笔记本:“上周您让我分析的‘空心病’案例,我试着用‘自我决定理论’拆解了……”话音未落,茶几上的手机突然震动,屏幕跳出陌生号码,备注栏写着“沈雨桐·22:47”。
张清接起电话的瞬间,黄龙注意到他指尖在杯口碾出圈水痕。听筒里传来压抑的啜泣,混着电流杂音:“张老师,我刚收到第17封未被录取的电子邮件,现在站在图书馆顶楼……”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