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师凌晨接到陌生电话让挪车,到车库收到陌生短信:你是下一个
发布时间:2025-07-27 20:33 浏览量:1
深圳的深夜,空气黏腻得仿佛能挤出水来,林雪独自在公寓里辗转难眠。
她刚搬到南山这个小区,满心期待新生活的平静,却被一通电话打破。
“喂,你的车挡路了,赶紧下来挪车!”一个醉酒的男声在凌晨咆哮。
林雪握着手机,手心冒汗,心跳在寂静中格外刺耳。
她确认自己的银色雅阁停在车库,绝不可能挡路,电话却接连响起。
“你再不下来,我砸了你的车!”男人的威胁像刀子划破夜的安宁。
她不敢下楼,却在次日得知楼下同事陈薇被杀,时间与电话重合。
恐惧如影随形,她开始怀疑,这通电话并非巧合,而是针对她。
当她收到一张照片,车上纸条写着“你是下一个”,她的世界彻底崩塌。
这张照片背后,到底······
01
林雪颤抖着吐出一口气,喃喃自语道:“还好那天晚上我没下楼……”
她的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微微发抖,仿佛那通电话的阴影还缠绕在耳边,久久不散。
她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个不眠之夜的画面,清晰得让她心悸。
凌晨两点四十多分,深圳的小区安静得可怕,连窗外的风声都显得格外刺耳。
突然,手机急促的震动声打破了寂静,像是夜里炸响的一声惊雷。
林雪从床头柜上抓起手机,屏幕上跳动的陌生号码让她皱起了眉头。
她犹豫了一下,手指微微颤抖,最终还是滑开了接听键。
“喂,你的车挡路了,赶紧下来挪车!”一个男人粗暴的声音从听筒传来,带着醉酒的狂躁。
林雪本能地缩了缩肩膀,裹紧了毯子,身体不自觉地往床里缩了缩。
她盯着手机屏幕,手指悬在挂断键上,犹豫着要不要回应这个愤怒的陌生人。
“再不下来,我真砸你车了,信不信?”男人的声音更大了,像是完全失控的怒吼。
她的心跳加速,怦怦直响,犹豫和恐惧在胸口交织,让她不知所措。
最终,她按下了挂断键,手指抖得几乎握不住手机,只希望这一切到此为止。
那一瞬间的迟疑,仿佛成了她躲过未知危险的转折点。
深圳夏天的夜晚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即便到了凌晨,空气里还弥漫着黏腻的湿气。
窗外的棕榈树耷拉着叶子,好像也在为这热浪叹息,毫无生气。
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提醒着这座科技之城即使在深夜也未完全沉睡。
林雪刚洗完澡,头发还滴着水,她坐在床边慢慢擦拭,目光落在手机上跳动的时钟:02:23。
这一周的工作让她筋疲力尽,作为软件工程师,她连轴转地改代码、开会,只想好好睡一觉。
她把手机放在床头柜上,钻进薄被子里,重重地叹了口气,疲惫地翻了个身。
但这份短暂的宁静没持续多久,床头的手机开始震动,嗡嗡声在夜里格外刺耳。
震动声像蚊子一样在黑暗中盘旋,她皱着眉头,试图用被子蒙住头来忽略它。
可震动声执拗地响个不停,像是故意要炸裂她的神经,她终于烦躁地睁开了眼。
黑暗中,手机屏幕闪烁着一串陌生的号码,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她愣了两秒,心头一紧,担心是公司紧急项目或者家里出了什么事。
犹豫片刻,她的手指还是滑开了接听键,声音小心翼翼:“喂?”
“赶紧下来挪车,不然我砸了你的车!”男人粗鲁的声音劈头盖脸地砸过来,带着醉酒后的疯狂。
林雪整个人僵住了,完全没准备好应对这突如其来的敌意。
她挣扎着从床上坐起,刚迈出两步准备下床,却突然停住了脚步。
她揉了揉眼睛,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的银色本田雅阁明明停在地下车库,怎么可能挡路?
她小声回应:“你是不是打错电话了?我的车没挡路…”
“你开的是银色雅阁,对吧?快下来,不然我真砸了!”男人的声音更加凶狠,像是毫不讲理。
林雪心头一震,她确实开银色雅阁,这个细节让她的不安迅速放大。
她悄悄走到窗边,轻轻拉开窗帘一角,从卧室俯瞰下去,试图寻找答案。
地下车库在昏黄路灯的映照下显得安静而空旷,她的车稳稳停在固定车位上,没有任何异常。
但她没看到任何人,车旁空荡荡的,连只流浪猫都没有。
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怀疑那个男人可能藏在某个角落,故意让她看不到。
“你打错了,我的车没问题。”她强装镇定,低声回应后迅速挂断了电话。
她想转身回床,但手机又猛地震动起来,屏幕上还是那个号码,像是追着她不放。
“你怎么还不下来?我现在就砸了你的车,你聾了吗?”男人的声音更加暴躁,仿佛在黑暗中彻底失控。
02
林雪紧紧握着手机,心里的不安像潮水般涌来,她感觉事情不对劲。
她踮着脚走进客厅,借着走廊微弱的夜灯看向房门,门锁安静如常。
但她总觉得,刚才门把手好像轻轻动了一下,是错觉吗?
她屏住呼吸,站在原地不敢动,眼睛死死盯着门把手,时间仿佛被拉长。
几秒钟后,周围还是死寂,她深吸一口气,放下手机,果断挂断了电话。
她毫不犹豫地关掉手机,又检查了门窗和锁,确认一切安全后才回到卧室。
她关上灯,蜷缩进被子里,心跳依然快得像擂鼓,久久无法平静。
她不知道对方是醉酒胡闹,还是有更可怕的目的。
林雪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睡意早已被恐惧驱散得干干净净。
空调的冷风从角落吹来,扫过她冰冷的脚踝,让她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她觉得自己可能过于紧张了,但一个女人独自在外生活,总得小心谨慎。
林雪出生在四川一个普通小镇,父母是勤劳的工厂工人,家境并不宽裕。
他们没什么文化,却省吃俭用供她上了大学,她也从没让父母失望。
大学四年,她成绩优异,还做过无数兼职,毕业后独自来到深圳打拼。
她在科技公司换过几份工作,也搬过几次家,终于在南山这个小区安顿下来。
她本以为可以在这里喘口气,过上安稳的生活,谁知才搬来一周就遇到这种事。
她原本只想在周末好好补个觉,把这一周的疲惫一扫而空。
但现在,她睁着眼睛,看着墙上风扇投下的影子,脑海里一片混乱。
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那个男人似乎对她的车了如指掌——颜色、位置都知道。
可她从窗户看下去,车库空空荡荡,什么人影也没有。
一种诡异的压迫感爬上她的脊背,让她感到一阵寒意。
她又爬起来,穿上拖鞋,悄悄走到门口,从猫眼往外看。
楼道空荡荡的,只有天花板上的灯泡发出微弱的嗡嗡声,昏黄的光线摇曳不定。
她轻轻扭动门锁确认,锁得很牢,阳台的门也关得严严实实,窗帘拉得密不透风。
她叹了口气,回到床上,手机依然关机,静静地躺在床头。
清晨八点,林雪被楼下的嘈杂声惊醒,揉着眼睛从床上爬起来。
那不是平常邻居的闲聊声,而是警笛、人声和对讲机电流声混杂的急促节奏。
她睡眼惺忪地走到窗边,拉开窗帘一角,刺眼的阳光从缝隙透进来。
小区门口停着两辆警车,红蓝灯光在阳光下闪烁,格外醒目。
几名穿制服的警察在来回走动,有的拿着对讲机交谈,有的在拉警戒线。
远处,邻居们聚在走廊或楼下,探头探脑,小声议论着什么。
林雪的心猛地一沉,昨晚的电话在她脑海中回响,让她瞬间清醒。
“出什么事了?”她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安。
突然,门口传来三声不轻不重的敲门声,把她吓得心头一紧。
这么早,谁会来敲门?她深吸一口气,慢慢走向门边。
她透过猫眼一看,门外站着两名警察,一男一女,神情严肃。
她犹豫了一下,拉开门链,小心翼翼地开了条门缝:“请问…有什么事?”
“你好,是林小姐吗?”女警出示了证件,语气温和但专业,“我们是南山派出所的,想了解一些情况,可以进去吗?”
林雪点点头,打开门让两人进来,心里却七上八下。
03
警察环视了一圈她的小公寓,目光扫过玄关、鞋柜、沙发和茶几上的几只水杯。
他们的神情没有明显变化,但眼神里带着职业性的警觉。
男警掏出笔记本和执法记录仪,女警继续说:“昨晚凌晨两点到四点,你有没有听到或看到什么异常情况?”
林雪心头一紧,昨晚的电话立刻浮现在脑海,她点点头,把经过详细讲了一遍。
男警一边记录,一边追问:“你确定没听到楼道里有动静,或者看到什么人?”
她摇摇头:“我从窗户看了车库,没看到人,后来又检查了门窗才回去睡。”
两位警察对视一眼,女警又问:“你还记得那个电话号码吗?”
林雪点头,打开手机,调出通话记录,那串陌生号码还赫然在列。
男警拍下屏幕,抬头问:“昨晚你有没有看到陌生人进出小区?我们想确认时间线。”
林雪刚想摇头,突然愣住:“等等…楼下到底出什么事了?”
女警语气沉重了几分:“昨晚五楼的一位住户遇害,房门完好,没有撬动痕迹,屋内没有打斗迹象,初步判断是熟人作案,时间和你接电话差不多。”
林雪脸色一白,呼吸一滞:“你是说…楼下那个女孩出事了?”
她脑海中浮现出陈薇的身影,一个住在五楼的同事,安静、内向,偶尔在电梯里遇到。
陈薇是公司的数据分析师,穿着简洁,总是独来独往,林雪只和她有过几次短暂交流。
听到这个消息,林雪的心像被重锤敲了一下,恐惧和震惊交织在一起。
女警点点头:“如果你想起什么细节,随时联系我们。”
他们留下一张联系卡片,转身离开,脚步声在楼道里渐渐远去。
林雪靠着门背,静静地站了许久,身体有些僵硬,脑子里一片混乱。
她想到那通电话,如果她昨晚真的下楼了,会不会现在躺在那里的就是她?
凶案发生后,小区彻底炸开了锅,居民们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议论纷纷。
业主微信群里消息刷得飞快,有人说是入室抢劫,有人猜测是情杀,还有人爆料所谓“内幕”。
林雪打开微信群,快速浏览着一条条消息,试图找到有用的信息。
楼下的便利店前,一群穿着睡衣的居民聚在一起,低声讨论着各种猜测。
林雪路过时,听到张阿姨说:“我老公半夜上厕所,还听到楼道里有怪声,以为是哪家吵架了。”
另一个邻居附和:“对,我也听到了,像是有人乱敲门,太吓人了。”
林雪假装玩手机,耳朵却竖起来听着,试图从这些八卦中拼凑出真相。
警方很快公布了受害者的身份:陈薇,28岁,数据分析师,毕业于顶尖大学,工作能力出色。
她曾在公司和林雪合作过一个项目,总是低调而专业,几乎不和人闲聊。
这个消息让林雪更加不安,陈薇和她同龄、同公司,住在同一栋楼,这一切太巧合了。
小区五楼被黄色警戒线围得严严实实,楼道口贴上了封条,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警察和法医进进出出,穿着白色防护服,拿着采样工具,忙碌而沉默。
电梯被临时关闭,居民只能走楼梯,路过五楼时都加快脚步,不敢多看。
04
林雪站在阳台上,透过窗帘缝隙看着楼下的动静,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她和其他居民不同,她接到过那通诡异的电话,这让她觉得自己不仅是旁观者。
那通电话和楼下的凶案时间重合,怎么看都不像是巧合,她感到一种无形的威胁笼罩着她。
接下来的几天,林雪表面上恢复了正常生活,每天按时上下班,埋头写代码。
但只有她自己知道,那种提心吊胆的感觉像绳子一样,紧紧勒在她的神经上。
每次开车回到小区,她都会下意识地扫视四周,检查保安亭、监控摄像头和陌生面孔。
她的车位靠近西门,就是那晚电话里提到的地方,每次停车她都格外小心。
她甚至开始回避微信群,那些没完没了的猜测和谣言让她心烦意乱。
一天傍晚,她在小区院子里遇到张阿姨,对方热情地朝她挥手,脸上带着关切。
“你没事吧,小林?”张阿姨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八卦的味道,“这几天大家都吓坏了,你一个女孩子可得小心。”
林雪挤出一抹笑,点头说:“我没事,就是最近睡得不太好。”
张阿姨凑近,低声道:“听说那个女孩得罪了人,可能是熟人干的,你平时有没有见过她和谁走得近?”
林雪摇摇头,心里却翻起波澜,她和陈薇不熟,但这话让她开始怀疑。
回到家,她打开笔记本,搜索陈薇的名字,试图找到一些线索。
她在微信上找到陈薇的动态,几条关于工作的分享,还有一张公司活动的照片。
照片里,陈薇站在一个男人旁边,男人的脸模糊不清,但身形让林雪感到一丝不安。
她甩了甩头,觉得自己可能是太紧张了,关上电脑,手却还在微微发抖。
一周后的深夜,林雪洗完澡,泡了杯菊花茶,坐在床边刷手机。
窗外夜色浓重,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屋里只有一盏小夜灯发出微弱的光。
她打了个哈欠,准备关灯睡觉,手刚伸向手机准备调飞行模式,震动声突然响起。
那刺耳的嗡嗡声在安静的房间里像炸弹一样,林雪猛地一颤,倦意瞬间消失。
她低头看手机屏幕,一个陌生的号码赫然在目,数字组合陌生而冰冷。
她的心跳加速,脑海中闪过那晚的电话、楼下的凶案和那股挥之不去的恐惧。
震动声还在继续,她盯着屏幕,犹豫着要不要接,内心挣扎得几乎窒息。
她想,也许只是个误拨,但直觉告诉她,这绝不是巧合。
屏幕上的倒计时提醒她铃声快停了,她咬紧牙,按下了接听键。
“喂?”她尽量让声音平稳,掩饰住内心的慌乱。
电话里没有回应,只有微弱的电流声,像空旷的隧道里传来的回音。
“喂?”她又试探着说了一句,语气里多了一丝不安。
就在她准备挂断时,一个低得几乎听不清的声音传来:“你的车又挡路了,赶紧下来挪车。”
林雪吓得一抖,手机从手中滑落,砰地掉在地毯上,声音在房间里回荡。
电话没断,那声音突然变成疯狂的咆哮:“你聋了吗?快下来!我要砸你的车!”
怒吼声透过扬声器炸裂开来,林雪整个人僵在原地,脑子里一片空白。
已经过去一周了,警方不是一直在调查吗?凶手怎么还没抓到?
更可怕的是,他竟然还敢打来电话,像是完全不怕被发现。
她喘着粗气,心跳快得像要冲出胸膛,电话终于自动挂断,世界恢复死寂。
她颤抖着捡起手机,拉开窗帘,从缝隙往下看,试图寻找一丝线索。
05
车库里,她的银色雅阁静静停在原地,路灯昏黄,周围空无一人。
但这种安静让她更不安,像是暴风雨前的平静,隐藏着未知的危险。
她刚要放下窗帘,耳边传来一声轻微的“笃笃”声,像是有人在敲门。
她整个人僵住,心跳几乎停止,目光缓缓转向玄关的方向。
她一只手紧握手机,另一只手死死抓着窗帘,指节泛白,动都不敢动。
她踮着脚,慢慢走向客厅,赤脚踩在冰冷的瓷砖上,尽量不发出声音。
客厅昏暗,只有沙发旁的小夜灯投下微弱的光圈,照亮了茶几一角。
她屏住呼吸,走到门前,贴着墙停下,手指轻轻触碰防盗锁。
她小心扭动门把,确认锁舌纹丝不动,门链也牢牢扣着。
她凑近猫眼,透过那块微凸的玻璃往外看,楼道昏暗,灯光闪烁不定。
走廊空空荡荡,地面干净,没有任何人的踪迹,一切安静得诡异。
她屏息凝神看了十几秒,眼睛酸涩,也没发现任何异常。
她松了口气,刚要转身回房,手机突然“叮”地响了一声,一条短信跳了出来。
她愣住,低头看向屏幕,手指颤抖着点开了消息,滑到最后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她的银色雅阁,挡风玻璃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你是下一个。”
她脸色惨白,身体像是被冰水浇透,喃喃道:“这…这怎么可能…”
林雪的视线死死锁在手机屏幕上,那张照片像一记重拳砸在她的心口,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你是下一个”这五个字在昏黄的车库灯光下显得狰狞,像是用血红的笔迹写在纸条上,贴在她银色雅阁的挡风玻璃上。
她的手指僵硬,点开照片放大,试图看清每一个细节,但颤抖的手让屏幕微微晃动。
照片里的车库空无一人,只有她的车孤零零地停在角落,像是在等待某种不可告人的命运。
她强迫自己深呼吸,试图压下胸口翻涌的恐慌,但心跳声依然像战鼓般在耳边回响。
她猛地抬头,目光扫向房门,确认门锁依然紧闭,门链稳稳地挂在原位。
她踮着脚,重新走到猫眼前,屏住呼吸,透过那块小小的玻璃片窥视外面的楼道。
走廊依然空荡,昏黄的灯光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像是在嘲笑她的紧张。
她退后一步,靠着墙,手机被她紧紧攥在手里,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这不可能…谁会做这种事?”她低声自语,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显得空洞。
她想报警,但犹豫了一下,照片只是个威胁,还没有实际行动,警察会当回事吗?
她打开微信,翻到南山派出所留下的那张名片,犹豫着要不要拨打那个号码。
最终,她还是放下了手机,决定先冷静下来,不能让恐惧完全控制自己。
她走到厨房,烧了一壶热水,试图用一杯热茶来安抚自己的神经。
水壶的咕嘟声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她盯着水汽升腾,脑海却停不下来。
她回忆起陈薇,那个安静的同事,总是穿着简洁的白衬衫,低头分析数据,从不参与办公室的八卦。
她和陈薇并不熟,但她们曾在公司的一个大数据项目上合作过几次,陈薇的严谨让她印象深刻。
现在,陈薇的死和这张威胁照片像两块拼图,隐隐指向某种未知的联系。
林雪端着茶杯回到客厅,坐在沙发上,打开笔记本,决定从头梳理这一切。
她输入陈薇的名字,在公司内网和网络上搜索,试图找到任何可能的线索。
06
屏幕的光映在林雪的脸上,她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搜索框里输入了“陈薇 数据分析师”。
结果寥寥无几,只有几篇技术论坛的帖子,提到陈薇参与过一个开源数据项目。
她皱起眉头,点进陈薇的微信主页,翻看了她为数不多的朋友圈动态。
一条动态引起了她的注意,是半年前的公司年会照片,陈薇站在一个男人旁边,笑容拘谨。
那个男人的脸被灯光遮住,只能看到模糊的轮廓,但他的站姿让林雪感到一丝熟悉。
她放大照片,试图辨认,却怎么也想不起这个人在公司的哪个部门。
“难道是他?”她低声嘀咕,脑海中闪过办公室里那些熟悉又陌生的面孔。
她打开公司内网的员工名录,一个个翻看,试图匹配那个模糊的身影。
但翻了十几页后,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意识到这可能只是自己的胡思乱想。
她关掉电脑,靠在沙发上,茶杯的热气早已散尽,只剩下一片冰凉。
她突然想起张阿姨提到楼道里的怪声,还有微信群里那些关于凶案的猜测。
她重新打开手机,点进小区业主群,消息已经刷到几百条,各种传言铺天盖地。
“听说陈薇得罪了人,可能是公司里的竞争对手!”一个匿名ID发了这条消息。
林雪心头一紧,公司?她和陈薇都在同一家科技公司,这会不会是某种暗示?
她犹豫了一下,在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有人知道陈薇平时和谁走得近吗?求线索。”
消息发出后,群里安静了几秒,随后张阿姨私聊了她:“小林,你也觉得这事蹊跷?”
林雪咬了咬唇,回道:“我就是觉得有点奇怪,想多了解一点。”
张阿姨很快回复:“我听说陈薇之前和公司一个男同事吵过架,具体是谁不清楚。”
林雪盯着这条消息,心跳又快了几分,男同事?这会不会和那通电话有关?
她谢过张阿姨,关掉微信,决定明天去公司打听更多关于陈薇的情况。
第二天清晨,林雪顶着黑眼圈走进公司,深圳的阳光刺眼而炽热。
她坐在工位上,打开电脑,开始处理手头的代码,但心思完全不在工作上。
她不时偷瞄周围的同事,试图从他们的表情中捕捉任何异常的信号。
中午休息时,她去了公司食堂,特意选了平时陈薇常坐的角落位置。
她一边吃着饭,一边观察着周围,几个同事在低声讨论着陈薇的死。
“听说她得罪了高层,项目数据出了问题,有人故意报复。”一个男同事压低声音说。
林雪假装低头玩手机,耳朵却竖起来,捕捉每一个字,试图拼凑真相。
她想起陈薇负责的那个大数据项目,涉及公司核心客户的数据,敏感度极高。
她和陈薇曾一起加班改过那份数据报告,陈薇似乎对某些数据异常很在意。
当时陈薇皱着眉,盯着屏幕说:“这些数据对不上,有人动了手脚。”
林雪当时没多想,只觉得是技术问题,但现在回想,这会不会是关键?
她回到工位,打开项目文档,试图找到陈薇提到的异常数据。
但翻了半天,文档里没有任何异常记录,像是被人清理得干干净净。
她皱起眉头,打开邮箱,搜索和陈薇的往来邮件,希望找到蛛丝马迹。
一封加密邮件引起了她的注意,标题是“数据问题”,发送时间是陈薇遇害前一天。
她点开邮件,里面只有一句话:“我找到证据了,小心点。”
林雪的心猛地一跳,证据?陈薇发现了什么?和她的死有关吗?
她立刻转发邮件到自己的私人邮箱,然后删除了转发记录,以免被人发现。
她抬头环顾办公室,同事们都在忙碌,但她总觉得有人在偷偷观察她。
下班后,林雪回到小区,空气里依然弥漫着紧张的气氛,警戒线还没撤掉。
她刚走进楼道,就看到两个熟悉的身影——那天来访的警察又来了。
女警看到她,点头示意:“林小姐,我们有些新进展,想再问你几个问题。”
林雪的心提了起来,点点头,带他们进了公寓,强装镇定地泡了茶。
男警翻开笔记本,直截了当:“我们查了你给的那个号码,是个临时注册的虚拟号。”
林雪皱眉:“虚拟号?那是不是很难追踪?”
女警点点头:“对,但我们发现那个号码在案发当晚还拨了另一个电话。”
林雪一愣:“另一个电话?谁的?”
男警语气沉重:“陈薇的,她接到电话的时间比你早几分钟。”
林雪的呼吸一滞,同一人打给她们俩?这绝不是巧合。
女警继续说:“我们怀疑凶手用虚拟号联系受害者,试图引她们出门。”
林雪的脑海中闪过那张威胁照片,声音颤抖:“那…我收到的照片呢?”
男警接过她的手机,仔细查看照片,皱眉道:“这张照片是今晚刚发的?”
林雪点头,手指不自觉地攥紧:“对,我刚收到,吓得没敢报警。”
女警拍下照片,语气严肃:“这已经是直接威胁,我们会立刻立案调查。”
他们又问了几个关于她和陈薇关系的问题,林雪如实回答,提到她们是同事。
警察离开前,女警叮嘱:“最近尽量别单独出门,有事立刻联系我们。”
林雪送走他们,关上门,靠在门背上,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
她打开手机,盯着那张照片,纸条上的“你是下一个”像一把刀悬在头顶。
07
第二天,林雪在小区院子里又遇到了张阿姨,对方一脸担忧地看着她。
“小林,你气色不好,是不是吓着了?”张阿姨拉着她的手,语气关切。
林雪勉强笑了笑:“有点没睡好,阿姨,你最近有没听到什么新消息?”
张阿姨压低声音:“我听说陈薇生前和公司一个姓李的男同事关系不好。”
林雪一愣:“姓李?是叫李浩吗?”她想起公司有个叫李浩的工程师。
张阿姨摇摇头:“具体名字我不清楚,但听说那人脾气不好,经常和陈薇吵。”
林雪的心跳加快,李浩是项目组的负责人,和陈薇合作过那个大数据项目。
她谢过张阿姨,回到家立刻打开电脑,搜索李浩的社交媒体账号。
李浩的微信朋友圈大多是工作相关的内容,但有一条动态提到了“数据泄露”。
林雪点开评论,看到陈薇点赞过,但没有留言,这让她更加不安。
她决定明天找机会试探李浩,看能不能套出更多信息。
她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脑海里全是陈薇的邮件和那张威胁照片。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卷入了什么危险的漩涡,但她必须弄清楚真相。
周一上班,林雪特意早到公司,找到李浩的工位,假装讨论工作。
“李哥,上次那个大数据项目的数据,你还有备份吗?”她尽量让语气自然。
李浩抬起头,眼神闪过一丝警惕:“备份?早删了,项目不是结了吗?”
林雪笑了笑:“我就是想复盘一下,陈薇之前说数据有点问题。”
李浩的脸色微变,语气有些不耐:“她瞎说的,数据没问题,你别乱猜。”
林雪点点头,没再追问,但李浩的反应让她更加怀疑他藏着什么。
中午,她偷偷打开公司监控系统的后台,试图查看案发当晚的录像。
但她发现,案发那天的监控视频被删除了,只剩空白的记录。
她心头一震,有人故意抹掉了证据?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她回到工位,假装忙碌,但心里已经决定要更深入地调查。
她给张阿姨发微信,询问更多关于李浩和陈薇争执的细节。
张阿姨回复:“听说他们为了一份数据报告吵过,具体我也不清楚。”
林雪皱眉,数据报告?会不会就是陈薇邮件里提到的“证据”?
她决定下班后去陈薇的工位看看,也许能找到一些线索。
下班后,公司办公室安静得只剩空调的嗡嗡声,林雪悄悄来到陈薇的工位。
她打开陈薇的抽屉,里面只有一些文具和几份打印的文档,没什么特别。
但在抽屉底部,她发现一个U盘,上面贴着“备份”两个字。
她心跳加速,悄悄把U盘揣进兜里,决定回家后再查看内容。
回到家,她插上U盘,里面是一个加密文件夹,密码提示是“项目编号”。
她试了几个公司项目的编号,终于打开,里面是一份数据分析报告。
报告里标注了一些异常数据,旁边有陈薇的手写批注:“有人篡改了客户数据。”
林雪倒吸一口冷气,这份报告可能就是陈薇遇害的原因。
她立刻把文件复制到自己的云盘,然后把U盘藏在床头柜的暗格里。
她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感觉自己离真相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危险。
她不知道该不该把U盘交给警察,担心这会让她成为更大的目标。
08
第二天凌晨,林雪被手机的震动声惊醒,屏幕上又是一个陌生号码。
她盯着屏幕,手指颤抖,犹豫了几秒后按下了接听键:“喂?”
电话里只有微弱的呼吸声,像有人在黑暗中窥视着她。
“喂?谁啊?”她提高了声音,试图掩盖自己的恐惧。
“你不该多管闲事。”一个低沉的男声传来,语气冰冷,带着威胁。
林雪的心猛地一沉,声音颤抖:“你是谁?为什么要这样?”
对方冷笑一声:“别再查了,不然你会后悔的。”
电话挂断,林雪愣在原地,感觉一股寒意从脊背爬上来。
她立刻打开灯,检查门窗,确认一切安全后才稍稍松了口气。
她打开手机,把这次通话录音保存下来,准备明天交给警察。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全是那个低沉的声音和陈薇的报告。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找出幕后黑手。
第二天,林雪带着录音和U盘的截图去了南山派出所,找到了女警。
她把最近的发现和新的威胁电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对方,语气急切。
女警听完录音,皱眉道:“这声音和之前的不一样,可能是同一个人用变声器。”
林雪一愣:“变声器?那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男警接话:“可能是想隐藏身份,我们会分析录音,查查来源。”
林雪犹豫了一下,把U盘的事告诉了警察,但没交出原件,只提供了截图。
女警点点头:“这些数据很重要,我们会联系你们公司调查。”
林雪离开派出所时,心里既松了一口气,又多了一分不安。
她知道警方开始行动,但威胁者似乎总比她快一步,像是提前知道她的动向。
她回到家,打开微信群,看到有人提到最近小区监控又坏了几次。
她心头一紧,监控被破坏,会不会是威胁者故意为之?
她决定明天再去公司,找IT部门查查监控系统的情况。
第二天,林雪找到公司IT部门的同事小王,假装咨询系统问题。
“小王,公司的监控系统最近有没出故障?”她尽量让语气随意。
小王皱眉:“你怎么知道?上周确实有几段视频丢失,像是被删了。”
林雪的心跳加快:“能查出是谁删的吗?”
小王摇摇头:“权限不够,只有管理层能操作监控后台。”
林雪立刻想到李浩,他作为项目负责人,有权限访问监控系统。
她谢过小王,回到工位,脑海里开始拼凑整件事的脉络。
陈薇发现了数据篡改的证据,威胁者用电话引她出门,然后杀了她。
现在,威胁者盯上了林雪,可能是因为她开始调查,触碰了某些秘密。
她打开电脑,把陈薇的报告重新看了一遍,试图找出篡改数据的幕后黑手。
报告里提到一个客户账号,涉及巨额资金流动,异常数据指向内部人员。
林雪的心跳加速,她隐约觉得,这件事可能牵涉到公司高层的利益。
她决定把发现写成匿名邮件,发送给警方,同时抄送给自己。
她按下发送键,屏幕的光映在她脸上,带着一丝决绝的光芒。
她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只能继续追查,直到真相大白。
09
林雪坐在昏暗的公寓里,笔记本屏幕的光映在她紧绷的脸上。
她匿名发送的邮件已经递交警方,揭露了数据篡改的证据,指向公司高层李浩与客户勾结的惊人内幕。她的手指依然在键盘上微微颤抖,心跳声在寂静的夜里清晰可闻。
窗外,深圳的霓虹灯光闪烁,掩盖了城市的暗流涌动。
几天后,警方突袭公司,逮捕了李浩。他在审讯中承认篡改数据以掩盖资金挪用,并雇佣打手恐吓陈薇,试图阻止她揭发真相。
那晚的电话本意是引林雪出门,但她机警地躲过一劫。
陈薇的死被确认为熟人作案,李浩的同伙在作案后伪造了现场,试图误导调查。
林雪提供的U盘和录音成为关键证据,彻底击溃了李浩的防线。
小区恢复了平静,警戒线撤去,微信群的八卦也渐渐平息。
林雪却再也无法像从前那样安心生活。
她辞去工作,决定离开深圳,回到四川老家,寻找一片宁静。
临行前,她站在阳台上,最后一次俯瞰车库,那辆银色雅阁依旧停在原地,仿佛在诉说那段惊魂未定的夜晚。
她轻叹一口气,关上窗帘,拖着行李箱走出公寓。
在火车站,林雪打开手机,删除了那张威胁照片。
屏幕上跳出一条新闻推送:李浩因多项罪名被判终身监禁。
她微微一笑,放下手机,抬头望向远方的群山。
恐惧的阴影终于散去,她知道,无论未来如何,她都已从那通午夜来电的噩梦中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