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山东男子感染幽门螺杆菌,2年后转癌,医生:他有3个坏习惯
发布时间:2025-06-06 09:34 浏览量:19
2016年,来自山东的李学军45岁,是一所中学食堂的采购员。作为食堂的后勤保障,为了确保食材的新鲜和安全,李学军每天都要和各种供应商打交道,了解市场行情,比较菜品价格和质量,他常年骑着电动车穿街走巷,平日里少不了应酬聚餐,各种火锅和烧烤更是他的最爱,每逢周末就要和几个好友出去聚会喝酒。
2016年4月17日,李学军在路边摊吃完一碗凉粉后,忽然感觉上腹部有些隐隐的胀满感,口里也开始打嗝嗳气。最近他经常感觉肚子不舒服,胃部总是胀痛的感受,嘴里还有些发苦。李学军以为是最近没休息好,导致自己出现了消化不良的情况,觉得回家熬点小米粥养养胃就会好,也没怎么在意。
一个月后,李学军在和同事聚餐吃火锅时,正当他刚喝下一口冰啤酒后,忽然感觉腹部袭来一阵剧烈的绞痛,疼得他脸色发白,额头直冒冷汗,口里也涌出一股酸意。李学军以为自己是喝了冰的,刺激到了肠胃,赶紧按揉了一下腹部,又喝了杯温开水来缓解不适。可十几分钟后,李学军腹痛的情况却并未好转,反而越演越烈。
就在大家聚餐结束准备出门时,李学军顿时感觉胃部传来一阵痉挛样的痛感,上腹部如刀绞一般,疼得他牙关紧咬,靠着椅子直抽气,浑身大汗淋漓,眼前的视野都模糊起来,身子一晃就跌倒在地上。众人赶紧跑过去查看,结果发现李学军死死地按着自己的肚子,脸色青紫发绀,手臂青筋鼓起,两侧发丝都被冷汗给浸透,眼睛都睁不开了,大家都慌了神,于是赶紧打车给人送去了最近的一家市人民医院做检查。
经过腹部CT、胃镜等检查项目,结果显示:胃窦粘膜粗糙、红斑明显,散在点状出血,活检显示慢性活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 ),抽血化验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抗体IgG升高,胃蛋白酶原I/II比值降低,提示胃黏膜结构发生慢性病理改变。李学军被诊断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伴黏膜损伤。
医生告诉李学军,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可以寄生在胃部的细菌,它可以分解尿素产生氨类气体,还可以造成口腔菌群失调,细菌代谢产物增加,从而释放异味物质,引发口臭、恶心等情况。长期反复的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的糜烂、溃疡,从而导致胃部消化功能的失调,严重时甚至可导致胃溃疡和胃部恶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一听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李学军顿时感到了深深的不安,赶紧问医生要怎么办?医生给李学军开了幽门螺杆菌的四联药物治疗,并且叮嘱他以后要注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饮用不洁水等,以免再次出现感染。
李学军一一点头应下,回家后,他开始清淡饮食,每天早睡早起,甚至连烟酒都给戒了,再次回医院进行复查时,结果显示他的幽门螺杆菌成功转阴,这让李学军心里的大石头也终于落了地。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两年。
可命运的转折点却突然出现了,2018年9月22日,李学军早上起床后,忽然感觉自己腹部传来一阵熟悉的闷胀感,最近他饭量明显下降,早饭常常只吃两口稀饭就觉得顶得慌,上腹部隐痛的情况也明显加重了许多,有时还会辐射到背部的位置,让他晚上连觉都睡不好,不知不觉中就瘦了一大圈,脸色也变得尤为蜡黄。李学军以为是自己的胃炎又复发了,就去药店买了些肠胃药服用,可是效果却不佳。这天下午,李学军刚和妻子吃过晚饭,准备出去散步消消食。
可还没等他走出两步,就忽然感觉左上腹的位置传来一阵剧烈的绞痛,疼得他脸色发白,鼻尖上全是冷汗,整个人身形一晃,就用力捂着肚子,直接栽倒在了门口的鞋柜旁。妻子见状赶紧上前搀扶,询问李学军情况怎么样?李学军本想说都是老毛病了,可是再次袭来的刺痛感却让他胃里翻江倒海,“哇”的一下就开始呕吐起来,整个人意识也逐渐模糊。
等仔细查看一番过后,妻子这才发现丈夫脸色惨白,浑身大汗淋漓,眼眶深凹下去,皮肤干瘪晦暗,人也枯瘦如柴,俨然是一副病重的情形,她心中陡然升起不详的预感,这才意识到李学军身体出了大问题,只能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迅速将人给送去医院急诊科。
经过腹部彩超、血常规等检查项目,结果提示:CEA、CA19-9明显升高,胃壁局限性增厚、形态不规则,胃窦小弯侧可见1.8cm×2.3cm占位病变,黏膜高度充血、粗糙,表面见散在糜烂及块状隆起,周围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肝左叶发现多个小结节,提示为可疑远处转移灶,胃部活检送病理后显示为中-低分化腺癌。医生遗憾地告诉家属,病变区存在浸润性改变,最终李学军被诊断为胃癌中晚期。
得知这个消息后,李学军顿时如遭雷劈,他眼神恍惚,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现实。诊室内,李学军用力攥紧检查单,泪水啪嗒往下掉,有些情绪失控地向医生质问道:“我明明只有个胃炎而已,这两年我坚持戒烟戒酒,清淡饮食,每天早睡早起,还坚持锻炼身体,也没有碰过各种生肉和烟熏腌制腊肉食品,为什么癌症不肯放过我?难道根除幽门螺杆菌根本就没有用?!”
对此,医生也觉得有些奇怪,按道理来说,李学军这么健康的生活方式,病情出现进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可是事出必有因。为了查明病情恶化的缘由,医生只能再次详细询问李学军的疾病史和用药史以及饮食等细节,最后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得知真相的医生,无奈地惋惜道:“真是无妄之灾啊,胃癌并非无缘无故找上你,虽然你戒烟戒酒,饮食清淡,还坚持锻炼身体,看似在生活中做的面面俱到,可你却犯了三个致命的错误!临床上很多胃病的患者也跟你一样,栽在了这三点上,一定要注意了,这些习惯会严重影响胃部的健康,甚至加速癌变过程……”
第一点是长期进食过快、狼吞虎咽
经过详细沟通和交流,医生得知原来李学军平日工作繁忙,吃东西总是狼吞虎咽,经常十分钟就快速吃完一顿饭,在无形中增加胃部的消化负担。现代研究表明,进食过快会使食物未经充分咀嚼直接进入胃部,机械刺激与温度刺激叠加,可使胃液分泌异常,从而导致胃黏膜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胃壁容易出现慢性充血、水肿,甚至糜烂的情况,从而诱发反流、炎症甚至黏膜异变的可能性增加。
第二点是偏爱粗糙食物、反伤胃
其次,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医生发现李学军平日喜好吃各种粗糙坚硬的食物,包括各种炒干果、萝卜干、带骨刺的肉类、坚果类、锅巴、麻花等,而粗粮虽好,但过量摄入和处理不当也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大量食用这些难以消化的粗糙食物,不仅会对胃壁造成物理刺激,还更容易导致胃黏膜出现反复频繁的受损,诱发细胞不典型增生。
第三点是长期滥用抗酸药、胃内菌群紊乱
此外,李学军本身患有胃炎,平日里也会经常去购买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抗酸药服用,只要感觉胃胀、泛酸,他就立刻吃一片,有段时间甚至每天早餐后吃一粒来预防胃不舒服,这种滥用抗酸药的行为,会扰乱胃部天然的防御系统,从而导致胃内菌群紊乱、胃黏膜更新能力下降,导致胃黏膜更脆弱,身体免疫机制受损。
综上所述,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戒烟戒酒,还需要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注意饮食应以细软、温润、易消化为主,如煮软的蔬菜、粥、汤面等。对于肠胃敏感人群而言,每口饭至少咀嚼15-20次,尽量放慢进食的节奏与速度,饭后静坐片刻再进行工作,以免增加胃部负担。此外,避免滥用药物与暴饮暴食,抗酸药需在医生指导下限期服用,保持情绪稳定,睡眠充足,有助于维护胃部健康。
内容资料来源:
[1]刘倩,苏卫仙,杜丙杰,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血清指标与中医证候的相关分析[J/OL].成都医学院学报,1-9[2025-06-05].
[2]蒋艳,肖君,代芳,等.根治幽门螺杆菌后导致胃食管反流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5,38(10):1638-1641.DOI:10.193811001-7585.2025.10.005.
[3]闫喜凤,娄政驰,张蕊,等.清胃止痛微丸联合二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5,40(05):1208-1213.
(《回顾:山东男子感染幽门螺杆菌,2年后转癌,医生:他有3个坏习惯》一文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