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哪些独属于80后的中式梦核,让无数人们感到恐惧到破防?

发布时间:2025-08-14 22:44  浏览量:1

喜欢刷怀旧视频的80后们,不知前一阵是否刷到过下面这篇视频。

小时候随处可见的这个图案,让众多80后、90后重新审视起记忆深处的印象——那个由两个菱形交错叠加而成的图案。

这种曾遍布农村围墙砖缝、城市板楼瓷砖、室内家具纹饰的纹样,实则是源自中国古代的方胜纹。

据说最初是西王母头上的吉祥饰物,在《山海经》中便有 “戴胜而穴处” 的记载。

后来逐渐演变为象征同心协力、忠贞情谊的传统纹样,象征吉祥,有镇宅功效。

然而由于当年传得太广,以至于绝大多数人连它的名字都叫不上来,却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现在的80后、90后更喜欢将这种漫长深重、朦胧又模糊不清的记忆称作“梦核”,或者叫“中式梦核”。

那些在拆迁中消逝的白色瓦楼、在旧城改造被拆光的蓝色窗户,如今的80后们只能在梦中回忆这些场景。

于是一批UP主把一些旧视频套上光怪陆离的滤镜,再配上诡异的BGM,为很多人的记忆套上一层若即若离的神秘色彩。

在梦核里,旋转餐厅的高塔、蓝白色的办公楼、走廊里绿色的油漆墙,即让人觉得亲切,又让人感到惶惶不安。

那么80后、90后潜意识最深处还有哪些独具时代烙印的建筑呢?下面小编会带大家一一盘点。

一、旋转餐厅

在无数梦核视频的开头,都会出现一种顶着飞碟的神秘建筑,至今在东三省以及部分工业城市的角落依然还有存留。

这些建筑当年都以电信大楼、政府机关楼或者国营大宾馆的形式存在,楼顶清一色装着一个空中飞蝶,孩子们仰头观望时,总猜测是外星飞船降落地球,大人们则称之为旋转餐厅。

在当年的旋转餐厅中,人们可以在半空中一边吃饭一边360度俯瞰城市景色,每隔一段时间餐厅缓缓转动——实际上是餐厅地面由滚销齿轮驱动自转,为客人营造出一种楼体在空中旋转的错觉。

这些建筑即便在80年代日新月异的中国城市群中,依然显得格外时髦,远远望去透露着航天飞机一般的科技感。

在这之中还有些方形的“旋转餐厅” 甚至从未真正实现旋转功能,关于它们的用途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是沿袭苏式建筑的设计,战时拿来当炮楼的,也有人认为是信号塔、机电柜房的伪装,这其中的真相随着时间的流逝变得愈发模糊。

千禧年后城市化大规模推进,高楼大厦不断林立,这些圆顶建筑大多走向废弃,空中餐厅再不旋转。

二、蓝色玻璃

与旋转餐厅同时期遍布城乡的,是铝合金蓝色玻璃窗+白色瓦片的建筑群落。

这种蓝白配色的组合不仅出现在机关办公楼,连那个时代的家属院也随处可见,在有些地区也会出现茶色(绿色)玻璃。

关于这样一种建筑群的产生,有人认为是当时经济上行,社会热情高涨,这种蓝白配为建筑增添了浓浓的科幻感,契合80年代星球大战和互联网兴起的风潮。

还有观点指出,那时透明玻璃技术还不成熟,杂质难以去除,于是各地厂商索性添加金属化合物生产低成本的蓝、绿、茶色玻璃。

也有人觉得钴化合物的添加让玻璃呈现出廉价又美观的蓝色,既符合机关单位肃静庄重的调性,也低成本解决了遮光降温的实用需求,同时还兼具一些隐私性。

这种钴蓝玻璃搭配白色瓦片的建筑,几乎成为中式梦核视频让人恐惧到破防的标志性元素,究竟是技术限制还是审美选择造就了这抹蓝色?如今怕是已经无从考据了。

三、绿色卫生墙

说完建筑外部,小编再来带大家聊聊80年代建筑内部的显著风格。

如果走进80年代的学校、医院或火车站,那半人高的绿色走廊墙总会映入眼帘——下面的1.2米刷绿色油漆,上面完全留白,这就是根据苏式赫鲁晓夫楼引入国内的卫生墙。

卫生墙造价低廉、易于清洁,绿色油漆覆盖处耐磨耐脏,一次粉刷可使用多年,绿色与白色交界处又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在视觉上又兼具一定美感。

这种卫生墙随着80、90年代国营建筑的兴起迅速普及全国各地,甚至在很多家属院内部,一些家长也会在家里使用这种装修风格。

随着千禧年后装修材料的丰富,这种经济实惠的设计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众多80后追忆过去的符号。

四、“老黄风”装修

说到当年的家属院,一些城里的80后、90后孩子应该记得,当年去一些干部同学家里玩,都会见过他们家里流行过的一种全木装修。

这种装修风格通常是全木包边、包墙或者复合板上墙,搭配各种全木鞋柜、吧台、小拱门,甚至连天花板吊顶都是木制的,有些则会用复合板+石膏板共同吊顶,这就是80、90年代富裕家庭最爱用的“老黄风”装修风格。

这种独特风格的诞生,很多人认为是受到90年代TVB港剧的影响,当时国内一批人通过倒买倒卖率先富起来,在装修风格上也开始学习《大时代》《创世纪》里的港式美学。

但由于当时中国装修产业尚未发展,可利用的装修材料并不多,因本土材料限制便演化出以实木、复合板、石膏板糅合在一起的独特装修风格,成为90年代中国人对消费升级的最朴素表达。

如今梦核视频里的哪些钴蓝色玻璃依旧闪烁,只是旋转餐厅的霓虹早已熄灭,很多80后困在白色瓦片铸成无限回廊中,好像永远也奔波不到尽头。

在中式梦核带来的各种不安与恐惧中,我们渐渐明白,我们所恐惧的其实并不是80年代的那些老建筑,而是曾经独属于80、90年代那些拼搏、梦想、科学、发展的精神,如今都完全消失在迷宫一样的世界里。

而那些曾经关爱我们的亲人朋友,也在记忆中渐渐模糊,只留下一具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以及梦核世界深处看不清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