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好房子”具体标准出炉,来看看有哪些亮点
发布时间:2025-08-06 16:31 浏览量:4
川观新闻记者 范瑞鸣
近日,《成都市好住房设计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正式印发。《导则》共分5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安全耐久、舒适健康、绿色低碳、智慧便捷。《导则》提出,应坚持“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住房建设目标,提高住宅建筑品质。具体措施分为基础类、提升类和改造类,其中基础类、提升类适用于新建住宅,改造类适用于既有住宅。
《导则》注重细节,要求更为细致。具体都有哪些要求?对成都房地产市场有什么影响?
“盯”牢高空抛物 加强电动自行车管控
在“安全耐久”一章,《导则》针对新建住宅,对住宅小区总平面、小区地下室出入口、住宅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等提出具体要求。同时,明确提出“住宅电梯应安装电动自行车感应装置,触发后电梯停止运行,并将电子信号推送物业服务企业。”“高层住宅应设置无死角采集抛掷物品轨迹的视频图像装置,视频分辨率不低于400万像素,视频存储时间不小于30天,并应确保信息安全。”
针对住宅小区既有建筑改造,《导则》要求应优先满足《成都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中“安全类”与“基础类”的要求,包括:消防、燃气、电气、防雷、防渗、防涝、安防、市政管网线、屋面修缮、外墙修缮、院落环境清理等。
《导则》总则提出,依托社区服务设施完善小区配套,做到功能齐全、安全便捷,并具备学习、阅读、交往、健身等空间和功能。小区配套设施中,应关注“一老一小”群体需求,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设置养老托育服务场所,提供就餐助餐条件。
“舒适健康”一章明确要求,“住宅小区内应结合景观设置健身跑道,宽度不小于1.2m、长度不少于用地红线周长的1/4且不少于100m,距离住宅建筑外墙不小于3m。”“小区公共活动场所附近应设置无障碍家庭卫生间。”同时,对房屋内部提出了满足住户舒居的要求,如“住宅套型入口应设玄关空间,满足通行、收纳等功能要求,预留进深不小于0.35m的鞋柜空间。”“住宅景观阳台应预留电源插座及给排水点位。”等。
针对“一老一小”,《导则》提出,“小区应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架空层等合理配置文体活动、健身设施,其中‘一老一小’群体活动设施应设置在地面以上。”
注重环保和智慧便捷
《导则》总则提出,结合住宅特点选用建筑材料及部品部件,充分利用产品性能,引入智能化设施设备,推动工业化、标准化生产,提升住宅质量和建造效率。“绿色低碳”一章也提出明确要求,“小区内道路、园林绿化等公共设施建设所用路面砖、植草砖、道路无机料、路缘石等应使用健康安全的建筑垃圾再生产品。”
智慧便捷方面,《导则》提出,“小区宜配置智慧物业服务管理平台,对人行、访客、车行、安防、生活缴费、报修、商圈等进行智能化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户内宜设置全屋智能系统,并可通过手机远程控制户内智能终端设备,实现智能运行检测及控制。”“住宅户内卫生间等区域宜设置防跌倒探测装置。”等。
优胜劣汰 楼市产品将进一步分化
目前成都房地产市场中,房源多样化愈发明显。贝壳研究院西南分院院长孙堃分析认为,《导则》统筹兼顾,同时考虑新建住宅提质和既有住宅焕新,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新建及存量住宅的产品力,推动市场主体提供更安全、舒适、高品质的住宅。此类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入市,无疑会为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起到改变市场竞争格局、推动优胜劣汰的效果。“当产品力成为核心竞争力,高标准建造的‘好房子’,也更容易获得购房者认可。自身产品力不足的项目可能在竞争中会进一步出现分化,房地产市场最终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走向以产品品质为核心、以人民满意度为导向的新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