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搬离“一梯一户”?真实住过的人:有3个坑

发布时间:2025-08-03 13:42  浏览量:1

除了大平层,一梯一户住宅应该称得上高楼住宅的顶配了。

隐私好、0噪音、安全性更高…集诸多优势于一身,尊贵感满满。

然而真实住过的人,却有不少后悔的,透露:这3个坑,很多人至今不知

①独享入户大空间

回家电梯直达家门口,整个电梯间都属于自己,门外空间可做玄关、放鞋柜,可以随意装扮它,完全是属于你一家的小领地。

②没有邻居安全隐私性更好

一梯一户没有同层邻居,即使东西放在家门口也不用担心被顺走。

而且,也不用担心有人往家门口贴小广告。因为一梯一户基本上都是电梯刷卡入户,不是业主和物业管家,其他任何人都没有到你所在楼层的电梯权限;

另外一梯一户的小区的定位也更高档,除了电梯卡以外,小区还是管家式物业管理,一般小区大门、楼下单元门都会有物业值班,需要刷卡才能进入,相对来说安全性和隐私性都更好了。

不过,一梯一户看似完美无缺?不少住户的人透露:住进去后才发现,全是坑!

案例1:网友@豆豆:换一梯一户本来是为了改善,结果电梯坏了3天,我们18楼全靠爬……你根本无法想象那种绝望。一梯一户=一栋楼就一部电梯,一旦出故障,全楼生活直接瘫痪。案例2:网友@小李:楼上孩子跳来跳去,每晚10点都不消停。我才意识到——就算没对门,噪音还是会来。你以为一梯一户就能“耳根清净”?只要不是独栋,楼板传音永远存在,关键看邻居人品和装修质量。案例3:网友@Linda:电梯间像小黑屋,住得时间久了压抑得很。后来挂牌卖房,一连半年都没人看房…… 高单价、高物业、高空置,一梯一户的转手压力很大。特别是在现在市场冷淡的情况下,很多高价买入的一梯一户成了“砸手里的资产”。

二、一梯一户的三个坑人问题,让人“住着难受”

“一梯一户”的房子,听起来高大上,电梯直达家门口,没人跟你抢。

但一梯一户只有一部专属电梯,一旦电梯故障,全楼生活直接瘫痪,

低楼层住户可能还好点,爬楼不算太辛苦,如果住在高楼层,简直要爬到腿软。

网友@紫妍:奉劝有孩子的家庭,真不要选择高楼层一梯一户,一旦电梯坏了你就知道什么叫崩溃了。”

为一梯一户的电梯是专属使用,这也就意味着,一旦出现电梯故障,维护期间,整个生活节奏全部被打乱。

住那种两梯两户、或两梯四户的常规型住宅,起码还有一个替代通道,而一梯一户只要电梯出故障,就是“物理断联”

买房的时候销售都会告诉你,没有对你面邻居,一梯一户的住宅隐私性更强,更安静,

但等到你真正入住以后会发现,隐私好并不等于安静,没有对门邻居,只要你不是住顶楼,最大的问题是楼上。

比如,楼上孩子的打球跑步跳绳声、家具的动声、宠物的叫声、女主人在家装高跟鞋走路的声音……这些噪音更令人崩溃。而且一梯一户本身户型大,空间更宽敞,一旦楼上有噪音源,就会让这个声音更容易形成回“回响”效应,小问题被放大,听得更清楚。

一梯一户的房子本身就属于高端配置,所以价格相对普通住宅更高,

然而,这还只是一开始的买入价,入职以后就会发现,一梯一户的公摊面积大一般高达30%-35%,物业费一般都在3~6元/㎡甚至更高,后续还有电梯等设备设施的维护成本,保洁费,电费等等一系列开支。

算下来,养房成本比普通电梯高层,起码贵了两三倍。

更重要的是,以目前的房产趋势,高价位的改善型房产,本身流动性就弱,而像一梯一户这样的“非标户型”,需求的人就更少。

说穿了,有些人看不上,穷人买不起,需求群特别小众!

这种房子一旦进入市场观望期,就很容易陷入卖不掉,也租不出去的困境,每年还得花高价钱养着它,眼睁睁看它慢慢轮为“高负担资产”。

一梯一户,表面看住着高大上,但是真要多花大几十万,每月多出两倍养房成本,你愿意选它吗?欢迎在在评论区聊聊,或转发给朋友一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