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懂得装糊涂,也是一种高度的自律!

发布时间:2025-08-03 04:32  浏览量:1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候?

明明一眼就看穿了对方在敷衍,可就是忍不住追着问到底啥意思;

明明知道争下去只会伤和气,偏要较劲儿分个对错;

明明清楚有些事看破不说破才体面,可就是想逞一时口舌之快。

结果呢?道理赢了,人心没了;

上风占了,自己也没多从容。

其实啊,这世上不缺清醒的人,缺的是懂的装糊涂的人。

装糊涂不是真傻,更不是服软,而是把自己的锋芒、情绪、判断都收一收,是自己主动约束自己。

说白了,是种特高级的自律。

毛选里讲“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背后也包含对冲动克制的功夫。

平时与人交流,说话的分寸,一点都不能马虎。

很多时候,咱们看透一件事、一个人,不算啥本事。

真本事是看透了,还能忍住不说透。

就像同事工作出了岔子,你知道是他的失误,可没必要当众追着不放;

家人偶尔抱怨几句,你知道他是压力大,犯不着句句都顶回去。

忍不住说透,说到底是情绪没管住。

有时觉得自己占理,就想让对方下不来台。觉得自己聪明,就想让别人佩服。

可情绪这东西,就像脱缰的野马,你不拉住它,它能带你冲进泥潭里。

懂的装糊涂,就是在情绪要爆发的那一刻,给自己踩一脚刹车。

心里跟自己说:“说出来又能咋样?争赢了嘴皮子,输了人情,不值当。”

这种对情绪的克制,不是懦弱,是清醒——知道啥比一时痛快更重要。

毛选里讲:“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生活里的事儿也一样,有主要矛盾,有次要矛盾,不是所有对错都值得较劲儿。

你跟伴侣争菜里放不放蒜,跟朋友争电影好看不好看,跟邻居争门口该不该放鞋柜。

这些事儿有对错吗?可能有,但争赢了,能改变啥?无非是把彼此的关系磨出个疤。

真正的认知自律,是能分清哪些对错必须争,哪些对错可以让。

关乎原则、底线的,一步不让;

鸡毛蒜皮、不伤根本的,装糊涂就完了。

这不是不分是非,是知道精力有限,该把劲儿用在刀刃上。

那些总在小事上较劲儿的人,看着挺清醒,其实挺糊涂——他们被次要矛盾牵着走,忘了自己真正想要啥。

毛选里说:“实事求是”。啥是实事求是?

就是承认事物本来的样子,承认不完美是常事儿。

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好事,连太阳都有黑子呢,何况人呢?

有的人见不得别人有一点毛病,朋友说错一句话就疏远,同事办错一件事就全盘否定,最后身边只剩自己。

不是别人不好,是他格局太小,容不下一点不完美。

懂的装糊涂,是看到不完美时,心里清楚这很正常。

知道朋友有小毛病,但也记得他曾帮过自己;

知道工作有不如意,但也明白平台给了自己机会。

这种“容”,不是委屈自己,是格局上的自律——不被完美主义绑住,接受世界本来的样子。

格局大的人,不是看不见瑕疵,是看见了之后,还能把目光放在更重要的地方。

就像毛选里说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

装糊涂,就是从不完美里看到可能性。

毛选说:“知彼知己‬。”

这自知里,就包括知道啥时候该露锋芒,啥时候该藏起来。

你能力强,没必要在每个场合都显得比别人厉害;

你看得远,没必要让所有人都认同你的判断。

太露锋芒,就像把自己架在火上烤——容易招人嫉妒,也容易被人当成靶子。

懂的装糊涂,是主动把锋芒收一收。

开会时,先听别人说,再慢慢讲;

跟人相处,不抢话、不炫耀,偶尔装傻问问别人的意见。

这不是没本事,是生存上的自律——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懂得给自己留余地。

真正厉害的人,就像深水,表面平静,底下才有力量。

装糊涂,就是让表面的水不晃,好让底下的力量慢慢攒着。

说到底,懂的装糊涂,装的是糊涂,守的是清醒。

是情绪上不任性,认知上不盲目,格局上不狭隘,生存上不冒进——这本身,就是最高级的自律。

你有没有过装糊涂的时刻?当时是咋想的?

评论区聊聊你的感受,关注我,每天聊点实在的人生道理,一起做个清醒又从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