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居香港的小姨回来后,显摆自己住120平大豪宅,到我家后惊呆了
发布时间:2025-08-16 10:05 浏览量:1
三年未见的小姨突然从香港回来了,微信群里发的照片让全家人都羡慕不已——豪华的客厅、精装的厨房、还有那个据说价值百万的海景阳台。
她在群里不断强调自己的120平"豪宅"有多么奢华,言语间透着一股高人一等的优越感。
然而,当她踏进我家门的那一刻,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了,那种震惊和不敢置信的神情,至今还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
那一天,发生了一件让整个家族都始料未及的事情。
01
周末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客厅的实木地板上,我正在沙发上看书,突然手机响起了熟悉的铃声。
"喂,是小涵吗?我是你小姨啊!"电话那头传来略带港腔的声音,带着几分做作的腔调。
"小姨?您回来了?"我放下手中的书,有些意外。自从三年前小姨跟着姨父移居香港后,我们很少联系,偶尔在家族微信群里看到她发的一些生活照片。
"是啊,刚下飞机,想着好久没见你们了,打算明天过来看看你和你爸妈。"小姨的声音听起来很兴奋,"对了,你们现在还住在原来那个老小区吗?"
这话听起来有些刺耳。什么叫"老小区"?我们家虽然不是什么高档社区,但也是市中心的成熟小区,位置和配套都很不错。
"是的,还在原来的地方。"我尽量保持平和的语气。
"哦,那明天我开车过去找你们。你等等,我给你发几张照片,让你看看小姨现在在香港的家。"
挂断电话没几分钟,微信就响个不停。小姨接连发了十几张照片:宽敞明亮的客厅、开放式的厨房、装修精美的卧室,还有一个看起来确实不错的阳台。
"小涵,看到了吗?这就是小姨现在的家,120平的海景豪宅!光是装修就花了200多万港币呢。"语音消息里,小姨的语气充满了骄傲。
我仔细看了看照片,确实装修得很精致,但总觉得哪里有些说不出的别扭。不过,香港寸土寸金,120平确实算是大户型了。
"挺好的,小姨。"我礼貌地回复道。
"你知道吗?这套房子的地段特别好,楼下就是国际金融中心,步行五分钟就能到海港城购物。你小姨我现在算是真正的香港太太了!"
电话里的炫耀让我有些无语。从小到大,小姨就是这样的性格,总是喜欢在亲戚面前显摆自己的生活。当年她嫁给姨父的时候,也是因为对方是个小老板,有点钱,所以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把小姨要来的消息告诉了爸妈。
"你小姨这些年在香港过得确实不错。"妈妈一边盛汤一边说道,"不过她这个人你也知道,从小就爱炫耀,这次回来肯定又要在我们面前显摆一番。"
爸爸放下筷子,若有所思地说:"其实我一直觉得你小姨这个人心眼不坏,就是虚荣心太强。当年她刚嫁给你姨父的时候,也是这样,总是要让别人知道她过得好。"
"那明天她来的时候,我们准备点什么好呢?"我问道。
"就按平常的标准吧,不用特意准备什么。"妈妈想了想说,"倒是你,明天记得表现得开心一点,别让她觉得我们过得不好。"
这话让我心里有些不舒服。为什么我们要在自己家里还要"表现"呢?但想到家族和谐,我还是点了点头。
02
第二天一早,妈妈就开始忙活起来。她先是把家里里里外外打扫了一遍,然后去市场买了不少好菜,准备中午给小姨接风。
"妈,您这是干嘛?不是说平常标准吗?"我看着妈妈手里提着的大包小包,有些疑惑。
"话是这么说,但你小姨好歹也是客人,而且这么多年没见了,总不能太寒酸。"妈妈一边整理食材一边解释道,"再说,她现在在香港过得那么好,我们也不能丢面子。"
我默默地帮妈妈整理东西,心里却在想:为什么亲人之间的见面也要变成一种比较和竞争呢?
上午十点多,小姨的电话就来了。
"小涵,我已经出发了,大概半小时后到。对了,你们家的地址我还记得,但是那个老小区的门牌号码有没有变?"
"没有变,您按原来的地址来就行。"
"好的,对了,我给你们带了一些香港的特产,都是很贵的哦!"小姨的语气里透着一种施舍的感觉,让我很不舒服。
挂断电话后,我把小姨快到的消息告诉了正在厨房忙碌的妈妈。
"这么快就到了?我菜还没做完呢。"妈妈有些紧张,"小涵,你快去看看客厅还有什么需要整理的,千万别让你小姨笑话咱们。"
我环顾了一下客厅,其实已经很整洁了。实木的茶几上摆着一些艺术品,真皮沙发保养得很好,48寸的智能电视也算是主流配置。虽然不奢华,但绝对称得上舒适和有品味。
"妈,我觉得咱们家挺好的,您别太紧张。"
"你不懂,你小姨这个人眼光高着呢。当年她还没去香港的时候,就总是挑三拣四的,现在在那边见识了豪宅,指不定怎么看咱们家呢。"
十一点二十分,楼下传来了汽车引擎的声音。我透过窗户看去,一辆红色的宝马SUV停在了楼下。虽然不是什么特别豪华的车型,但在我们这个小区里确实算是比较显眼的。
几分钟后,门铃响了。我去开门,看到小姨站在门外,穿着一身名牌服装,手里提着好几个购物袋,脸上带着职业化的微笑。
"小涵!哎呀,三年不见,你都长这么高了!"小姨夸张地张开双臂想要拥抱我,身上的香水味浓得有些刺鼻。
"小姨好,您快进来吧。"我让开身子,让她进门。
小姨一进门,就开始四处打量,眼神中带着一种审视的味道。她先是看了看玄关的鞋柜,然后目光转向客厅,表情有些微妙。
"咦?你们家还是老样子啊。"她的语气听起来有些失望。
正在这时,妈妈从厨房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妹妹,你可算回来了!路上累不累?"
"姐,还好还好。香港到这边的飞机很快的,商务舱坐着也舒服。"小姨放下手里的袋子,随意地在沙发上坐下,"对了,我给你们带了一些香港的特产,都是很地道的。"
她从袋子里拿出几盒包装精美的茶叶和一些小食品,放在茶几上。
"太客气了,还特意带东西。"妈妈开心地说道。
"这些茶叶在香港很贵的,一盒就要三百多港币。"小姨强调道,"我特意从最好的茶庄买的,你们尝尝就知道了。"
爸爸这时也从书房里出来,和小姨寒暄了几句。小姨的注意力很快就转到了我们家的装修上。
"姐,你们这房子住了多少年了?"她一边说一边用挑剔的目光扫视着客厅。
"快二十年了吧。"妈妈如实回答。
"哎呀,这么久了啊。我看这装修风格确实有些过时了。"小姨毫不掩饰地评价道,"现在的装修风格都变了,你们有没有考虑重新装修一下?"
这话让妈妈的脸色有些不自然:"我们觉得现在这样挺好的,简洁实用。"
"简洁是简洁,但是档次感还是差了点。"小姨指着我们家的电视柜说道,"你看这个电视柜,材质一看就不是什么好木头。我们在香港的家,全部都是进口的胡桃木家具,光是一个电视柜就要十几万港币。"
我在旁边听着,心里很不舒服。小姨的话虽然没有直接贬低我们,但字里行间都透着一种优越感,仿佛她现在已经是另一个阶层的人了。
03
午饭时间,妈妈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菜肴。红烧肉、清蒸鱼、白切鸡,还有几个时令蔬菜,摆了满满一桌。
"妹妹,尝尝看,这些都是你爱吃的。"妈妈热情地给小姨夹菜。
小姨象征性地吃了几口,然后开始了她的"香港生活分享"。
"姐,说实话,我在香港这三年,真的是大开眼界。你们知道吗?香港人的生活水准跟内地真的差很多。"小姨一边说一边从包里拿出手机,"我给你们看看我现在的家。"
她熟练地打开相册,开始一张一张地展示照片。
"这是我们家的客厅,你们看这个装修风格,是请香港最有名的设计师设计的。这套沙发是意大利进口的,八十万港币。"小姨的语气充满了骄傲。
照片上的客厅确实很豪华,米白色的真皮沙发、水晶吊灯、大理石茶几,处处透着精致和昂贵。
"这个是厨房,全开放式的设计。你们看这些厨具,全部都是德国进口的,这个烤箱就要五万多港币。"
我仔细看了看照片,厨房确实很现代化,各种电器一应俱全,看起来很有科技感。
"还有这个,这是我们家的主卧。你们看这个床,是香港最贵的家具店买的,床垫是瑞士进口的,睡上去特别舒服。"
妈妈一边看照片一边称赞:"确实很豪华,你们现在过得真好。"
"那是当然了,你妹夫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在香港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小姨得意地说道,"前两天我们还参加了一个慈善晚宴,全香港的名流都在那里。我穿的那套礼服,光是定制费就要十万港币。"
她继续翻着照片:"这是我们家的阳台,你们看这个海景,简直太美了!每天早上起来就能看到维多利亚港,那种感觉真的无法用语言形容。"
照片上的阳台确实很漂亮,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远处的海景,景色很开阔。
"晚上的时候更美,整个香港的夜景都在眼前。我们经常在阳台上喝红酒看夜景,那种生活简直就像电影里一样。"小姨陶醉地说道。
爸爸在旁边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但表情有些复杂。我知道他心里肯定在想什么,但他是个内敛的人,不会表现出来。
"对了姐,你们现在还在上班吗?"小姨突然问道。
"还在上班啊,我在银行,你姐夫在国企。"妈妈回答道。
"哦,那收入应该还可以吧?不过跟香港比起来,内地的工资确实还是低了点。"小姨毫不避讳地说道,"我现在不用上班,你妹夫说了,他赚的钱够我们花几辈子的,让我在家好好享受生活就行了。"
这话说得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虽然我知道小姨一直都是这种性格,但当着我们的面这样炫耀,还是让人很不舒服。
"前几天我还去了趟欧洲旅游,巴黎、伦敦、罗马,玩了半个月。"小姨继续说道,"头等舱往返,住的都是五星级酒店。在巴黎的时候,我一口气买了十几个LV的包,花了快三十万。"
她从包里拿出一个精致的小包:"这就是在巴黎买的最新款,限量版的,全世界只有一千个。香港卖十万,我在巴黎买便宜了一万多。"
妈妈接过包看了看,确实很精致,做工和材质都能看出来很昂贵。
"真漂亮,这个花了多少钱?"妈妈问道。
"八万多港币,不算贵。"小姨云淡风轻地说道,仿佛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
我在心里算了一下,八万港币差不多是七万人民币,这个价格都够我们家几个月的生活费了。
吃饭的过程中,小姨几乎没有停止过炫耀。从她在香港的社交圈,到她参加的各种高端活动,再到她购买的奢侈品,每一个话题都在强调她现在生活的优越和奢华。
"对了,我这次回来还有个目的,就是想在内地也买套房子。"小姨放下筷子说道,"香港的房价虽然高,但内地现在的发展潜力也很大。我打算在上海或者深圳买一套,当投资也好。"
"那得不少钱吧?"爸爸问道。
"钱不是问题,我们现在有的是钱。"小姨毫不谦虚地说道,"主要是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和户型。我的标准比较高,至少要两百平以上的,而且必须是江景房或者海景房。"
她的话让我们全家都有些无语。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她一样轻松地谈论几百万的房产投资。
饭后,小姨提议要参观一下我们家。
"姐,我想看看你们家现在的格局,顺便给你们一些装修建议。"她的语气听起来像是要来指导我们一样。
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妈妈还是带着她参观了各个房间。小姨走到哪里都要评论几句,大多都是一些不太正面的意见。
"这个卧室的采光不太好,应该换个颜色的窗帘。"
"这个卫生间的瓷砖有些过时了,现在流行的是大理石纹的。"
"这个书房的布局不太合理,书桌应该放在窗户旁边。"
我跟在后面听着这些"建议",心里越来越不舒服。我们家虽然不豪华,但绝对是用心布置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生活痕迹和回忆。
04
参观完房间回到客厅,小姨坐在沙发上继续聊天。这时,她的目光无意间落在了墙上的一幅画上。
"咦?这幅画挺特别的。"她站起来走近看了看,"这是谁画的?看起来像是原作。"
那是一幅山水画,是爸爸前年在一个展览会上买的。当时他说只是觉得画得好,就买回来挂着了。
"就是一个画家的作品,我们觉得挺好看的。"爸爸淡淡地说道。
小姨仔细看了看画上的签名,表情有些疑惑:"这个签名看起来很眼熟,是不是什么有名的画家?"
"不太清楚,当时就是觉得画得好。"爸爸依然是那副不在意的样子。
小姨又在客厅里转了转,目光落在了电视柜旁边的一个花瓶上。那是一个青花瓷花瓶,平时妈妈会在里面插一些鲜花。
"这个花瓶也挺特别的,看起来年代很久了。"她拿起花瓶仔细端详着。
"是啊,这是我妈传下来的,说是祖上留下的。"妈妈随口说道。
小姨翻过花瓶看了看底部,眉头皱了皱:"这个款识...看起来不像是普通的工艺品。"
我有些奇怪小姨为什么突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了。平时她只关心奢侈品和名牌,对这些传统的东西从来不在意。
"妹妹,你怎么突然对这些老东西感兴趣了?"妈妈笑着问道。
"哦,没什么,就是觉得挺有意思的。"小姨放下花瓶,但眼神依然有些疑惑,"在香港待久了,见多了各种古董,所以对这些有点敏感。"
她又在房间里走了走,注意到了书房里的一个红木书桌。
"这个书桌也很不错,这木头看起来品质很好。"她走过去摸了摸桌面。
"这是小涵爷爷留下的,用了几十年了。"爸爸说道。
小姨围着书桌转了一圈,表情越来越困惑。在香港这几年,她确实见识了不少古董和艺术品,虽然她本人不是专家,但也有了一定的眼光。
"姐夫,这个书桌是什么木头做的?"她问道。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反正是老爷子传下来的。"爸爸依然很淡定。
下午三点多,小姨说要去看看我们小区的环境。我陪她下楼在小区里转了转。
"小涵,你们家这个小区位置确实不错。"小姨一边走一边说道,"在市中心,交通也方便。"
"是的,生活很便利。"我回答道。
"不过老了点,没有什么高档的配套设施。"她又开始挑毛病了,"像我们在香港住的小区,有游泳池、健身房、还有专门的管家服务。"
我们走到小区的中心花园,那里有一个小池塘,种着一些荷花,环境很雅致。
"这个小池塘倒是挺有意思的。"小姨难得地夸奖了一句。
正在这时,一个穿着朴素的中年男人从旁边走过,看到我们后停下来打招呼。
"小涵,这是你的亲戚吗?"那人笑着问道。
"李叔叔好,这是我小姨,从香港回来看我们。"我介绍道。
"香港啊,那地方好,我以前也去过几次。"李叔叔热情地和小姨握手,"欢迎回来。"
"谢谢,您也住在这个小区吗?"小姨礼貌地问道。
"对,住了十几年了。这个小区虽然老了点,但住的都是些有文化的人,很安静。"李叔叔说道,"特别是小涵家,一家人都很有修养。"
小姨笑了笑,没有接话。李叔叔告别后,她若有所思地说:"看起来你们在这个小区的口碑不错。"
"我们家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邻居们都很熟悉了。"我说道。
晚上,小姨坚持要请我们去外面吃饭。她选了市中心一家很高档的餐厅,说要尽一下地主之谊。
餐厅的环境确实很好,装修豪华,服务也很到位。小姨点了不少菜,还要了一瓶红酒。
"这瓶酒在香港卖两千多港币,这里便宜一点,但也要一千五。"她向服务员确认了价格后对我们说道。
吃饭的时候,小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炫耀。她拿出手机给我们看她在香港拍的各种照片:高档餐厅的美食、奢侈品店的购物经历、还有各种社交场合的照片。
"这是上个月参加一个慈善拍卖会,我花了五十万港币拍了一幅画。"她指着照片说道,"虽然贵了点,但那幅画确实很有收藏价值。"
听到这里,爸爸突然抬起头:"你对字画也有研究?"
"算不上研究,但在香港见得多了,也有了一些眼光。"小姨有些得意地说道,"特别是中国的传统字画,在香港的收藏圈子里很受欢迎。"
"是吗?那你觉得什么样的画有收藏价值?"爸爸继续问道。
"主要看画家的知名度和画的年代,还有就是品相。"小姨认真地说道,"像今天在你们家看到的那幅山水画,虽然我不是专家,但感觉不像是普通的装饰画。"
爸爸和妈妈对视了一眼,表情有些微妙。
05
晚餐结束后,小姨开车送我们回家。在车上,她突然变得有些沉默,不像下午那样话多。
"小姨,您怎么了?是不是累了?"我关心地问道。
"没有,就是在想一些事情。"她一边开车一边说道,"小涵,你爸妈平时都做什么工作?"
"我刚才不是说了吗?妈妈在银行,爸爸在国企。"我有些奇怪她为什么又问这个问题。
"哦对,我记起来了。"她点了点头,但表情依然有些困惑,"你爸爸在国企做什么职位?"
"就是普通员工啊,技术岗位。"我如实回答。
小姨没有再问什么,但我能感觉到她似乎在思考什么问题。
回到家后,小姨说要早点休息,明天还要去看看其他亲戚。我们简单聊了几句,她就告辞了。
"明天我可能会再来一趟,想再仔细看看你们家的那些东西。"临走时,她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道。
送走小姨后,我回到家里,发现爸妈正在客厅里小声讨论什么。
"爸,妈,你们在说什么呢?"我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就是觉得你小姨今天的表现有些奇怪。"妈妈说道,"特别是后来,她好像对咱们家的东西很感兴趣。"
"是啊,以前她从来不关心这些老物件,今天却看得特别仔细。"爸爸也说道。
我想起小姨今天的表现,确实有些反常。平时她只对奢侈品和名牌感兴趣,对传统的东西从来不屑一顾。但今天她却对家里的字画、花瓶、书桌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可能是在香港见多了古董,所以有了些眼光吧。"我猜测道。
"也许吧。"爸爸若有所思地说道,"不过我总觉得她今天的眼神有些特别,特别是看那幅画的时候。"
第二天上午,我正在房间里看书,突然听到客厅里有说话声。出去一看,发现小姨又来了,而且这次她带了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
"小涵,这是王先生,是我在香港认识的朋友,专门做古董生意的。"小姨介绍道,"我昨天回去后越想越觉得你们家的那些东西不简单,所以带王先生来帮忙看看。"
那个王先生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很有文化的样子。他礼貌地和我们打了招呼,然后就开始仔细观察客厅里的物品。
"不好意思,突然带朋友过来。"小姨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但我真的觉得你们家的这些东西可能很有价值,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太好了。"
王先生先是看了看墙上的那幅山水画,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了很久。然后他又看了看那个青花瓷花瓶,表情越来越严肃。
"这位太太,请问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王先生问妈妈。
"都是家里传下来的老东西。"妈妈如实回答。
王先生点了点头,继续观察。他又去书房看了看那个红木书桌,还仔细检查了书桌上的一些装饰品。
大约半个小时后,王先生回到客厅,表情很复杂。
"能方便聊一下吗?"他对小姨说道。
小姨点头,他们两个走到阳台上小声交谈。我看到王先生的表情很严肃,小姨的脸色也越来越惊讶。
十几分钟后,他们回到客厅。小姨的表情变得很奇怪,既有惊讶,又有些不敢置信。
"姐,我们能单独聊一下吗?"小姨对妈妈说道,语气比早上来的时候正式了很多。
那天起,小姨看我们的眼神就完全不一样了。
她脸上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震惊和不解。
王先生离开前低声对她说了什么,让她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而当她知道我们家那些"老物件"的真正价值后,整个人都傻了。
那一刻,我才明白什么叫"真正的低调",也才知道为什么爸爸总是那副云淡风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