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到日本读高中:语言、社交、升学,关关难过

发布时间:2025-08-08 20:03  浏览量:2

转载:新学说

正文

近年来,随着升学路径日益多元,选择在高中阶段就出国留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过去,美英等国是热门选择;如今,前往日本就读高中的中国学生数量也显著增长。一些留学机构透露,近十年来,中国赴日就读高中的留学生人数大约翻了10倍。

那么,这些中国学生在日本高中学习的真实体验如何?他们的升学之路是否会更顺畅?以下是陈欣在日本私立高中就读的真实经历,她的故事也是目前大部分中国学生的缩影。

01

选择:15岁女生东渡日本读高中

毫无疑问地,日本留学渐成热潮。

近年来,日本大力招揽中国留学生,不仅相关政策不断出台,甚至接收中国留学生的高中也正逐渐增加。日本新闻报道,十年前,能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日本高中仅有4所,而如今,全日本已有20多所私立高中可以接收中国留学生。

根据运营主体的不同,日本高中可以分为国立、公立、私立三种。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发布的2022年学校基本调查,日本共有4824所高中,其中国立高中15所,公立高中3489所,私立高中1320所。外国留学生可以申请的基本只有私立高中。

陈欣便就读于这20多私立高中中的一所(以下简称A校)。学校所在的地区并不是大城市,但是胜在风景优美,民风淳朴。

A校自2014年开始接收留学生。当时,由于日本日益严重的少子化问题,全国各地的公立和私立高中都面临生源短缺的困境,许多学校甚至因此倒闭。为了挽救因学生人数锐减而濒临倒闭的学校,时任校长决定招收外国留学生。

起初学校并未特别限定只接收中国人,但因“比欧美学费便宜、教育质量高”,出乎意料地吸引了大量中国学生申请。

截至2025年4月,陈欣就读的这所学校目前将近30%的学生来自中国,如今校内很多工作人员也能使用中文交流,连学校的保安大叔都能用中文向他们打招呼。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留学生的来源地非常广泛,包括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辽宁省、山东等地。

与过去许多学生出于“喜欢动漫”等模糊理由赴日留学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有着明确目标,例如“希望在日本高中努力学习,进而考入日本大学”。

陈欣就是其中之一。

她原本在北京的一所公办初中就读,中考成绩公布后,她的成绩并不理想。

陈欣意识到,即便全力以赴,以她的水平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也难有优势。在算了几本升学账和经济账后,陈欣做出了新的选择。

2023年,15岁的陈欣以升入日本大学为目标,决定入读A校。

赴日前,陈欣便在国内报名学习了日语课程,并在抵达日本前取得了日语能力测试N2级证书。拿到证书后,她还参加了学校的文化课考试、面试以及作文考试,最终顺利被A校录取。

陈欣所在的学校一年学费220w日元,折合人名币大概13万左右,这个价格包含住宿费学费和食费,但不包含书本费和生活费,所以一年至少需要15万人名币。三年综合下来,所有的花费在50万-60万不等。

02

挑战:在日本高中闯过语言坎

在日本高中,通常每节课时长为50分钟,学生一天需上6至7节课。

在陈欣的学校,8点40分有10分钟的早读时间,她通常会在8点半前到校准备。正课从9点开始,上午4节课,课间休息10分钟。午餐在学校食堂解决。下午再上2节课,大约在下午3点半左右结束一天的课程。

相较于中国高中,日本高中的课程数量较少,授课进度也较慢,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小班教学。除常规科目外,课程还包含日本地理、日本历史、伦理、体育保健等特色内容。

陈欣的班上有25个学生,其中包括7个外国留学生。在英语和数学方面,陈欣的成绩都相对优于本校的日本学生,但在其它课程上,她的表现并不突出,甚至有些“差强人意”。

原因自然是日语能力造成的。

陈欣刚到日本时,尽管学过一些简单的日语文法,但在全日语环境下,那点基础几乎派不上用场。

尤其是国内日语学习偏重理论,在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要同步学习日本高中的新知识,本就不易。


第一天上课,陈欣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快速写下的文字,耳边全是听不懂的语速飞快的日语,感到无比沮丧。

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方丈记》的选段,假名混着汉字像天书。对于留学生来说,日本的国语(特别是古典)对日语非母语的留学生来说更是地狱级难度。

第一次考试,陈欣的国语成绩自然也成了班级的倒数第二。

日语能力不足甚至还影响到其他科目。比如说,刚入学上数学课的时候,陈欣虽然能做出题来,但是表达不出来,这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时候老师为了照顾她,上课会避开她提问问题。可她心里其实很不好受,有种有苦说不出的滋味。

幸好,学校为留学生提供了 “日语支援” 老师,在数学课、科学课等关键学科进行一对一翻译辅导。

陈欣自己也很努力,开始每天带着电子词典和课堂笔记,把听不懂的词语一个个查出来,写在笔记本上。虽然每天只能记住几个词,但随着时间的积累,反复反复,半年后,她终于能大致听懂课堂内容了。

03

社交:从孤独到融入

初到日本时,语言障碍不仅让陈欣学习上很吃力,更让她倍感孤独。

她不仅难以理解日本同学的笑点,除自我介绍外也不知如何开启话题。课间休息时,看着同学们聚在一起聊天,她只能坐在座位上默默看漫画。

由于语言不够流利,她缺乏自信,难以融入同学们的圈子。这种隔阂导致她在第一年几乎没能交到朋友。

所幸班级氛围融洽。陈欣开始主动参与班级活动,并耐心观察同学们的交流方式。渐渐地,她意识到无需刻意寻找话题吸引注意,取而代之的是坚持每天和大家打招呼问候。正是通过这些简单的日常互动,她在来日本的第二年交到了第一位日本朋友。两人会相约去麦当劳学习,周末也常一起外出用餐。

陈欣认为,总体来说,日本同学还是很好相处的,如果一定要说缺点,她觉得日本人不会像中国人一样,喜欢或讨厌都表现在脸上,你永远无法从他的表情或语言看出对方是喜欢还是讨厌,只能凭直觉。

不过,陈欣也听过也听过另一位同来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说起过,他们学校存在日本学生排挤中国学生的事。

一些日本学生会给中国留学生起侮辱性绰号,或者模仿她们的动作,有的时候甚至还可能发生肢体冲突。走在路上,还会偶尔遇到日本人说“あ、外国人嫌だな(外国人真讨厌)。”

而如果学生对此感到不适去告诉老师,老师会为日本学生辩护:“他们只是在开玩笑。”

04

文化:中日文化大不同

日本高中的课程设置与中国差异显著。以陈欣所在的学校为例,除国语、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外,还开设了家庭课(教授烹饪、缝纫)、茶道社、机器人编程等特色课程。

另一个显著区别在于丰富的课外社团活动。陈欣学校拥有数十个社团,其中棒球和足球是学校的王牌社团。此外还有合唱团、舞蹈团、演剧社、插花社等文艺类社团。陈欣选择了插花社,每周一次的插花课成了她最期待的时刻。

在文化适应方面,日本高中细致的日常管理令陈欣印象深刻:每天到校需更换室内鞋,鞋柜按班级整齐排列;体育课必须穿着统一体操服,即使冬季也必须光腿穿短裤。“起初觉得非常冷,”她说,“但看到日本同学都习以为常,我也就慢慢适应了。”

尽管校规在仪容仪表方面要求严格(禁止染发、必须每日穿校服),但学校并未一味强调学业至上,而是给予学生相当大的自由去探索未来方向。

在陈欣的同学中,有人刻苦学习致力于考入顶尖大学,有人参加相扑大赛,有人练习体操梦想登上奥运赛场,有人立志成为搞笑艺人,也有人放学后坚持绘画、梦想进军设计领域。虽然道路各异,但每个人都在朝着理想中的自己稳步前进。

陈欣目前尚未找到特别热衷的方向,也没有突出的体育或艺术特长。因此,她的目标设定为:先适应高中生活,努力提高成绩,同时逐步探索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日本高中生的社交礼仪也让陈雨欣受益匪浅。“每次去老师办公室都要鞠躬,说‘失礼します’(打扰了);收到礼物时要双手接过,并说‘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谢谢)。” 这些细节逐渐内化为她的行为习惯。如今,她不仅能熟练使用敬语,还能分辨关东与关西口音的差异。

05

升学:日本高中考大学照样不易

很多人觉得在日本读高中,升大学是件容易事,其实并非如此。

日本的高中升学路径有着独特的评价逻辑,其竞争激烈程度和复杂程度,并不亚于其他留学热门国家。

想要顺利升入理想的日本大学,选对高中是关键一步。要判断日本高中好不好,要看一个叫 “偏差值” 的指标。

偏差值的简略计算方式一般是:个人成绩-本次考试所有人平均分+50,取整数。对应的个人能考上普通大学的偏差值是50分左右,名门学校60分左右,顶尖70分左右,超一流大学80分左右。

而现在接收中国留学生的日本高中不算多,大多集中在40-50分的普通高中范畴。——这意味着从起点开始,想冲刺名校就得比别人更努力。

另外,日本高中的学习节奏其实不轻松。虽然说放学早,但大部分学生除了匀一点给社团活动,剩下的都用于参加“私塾”,或者回家里拼命刷题。

到了高三,这里的氛围和国内挺像:努力的学生起早贪黑,散漫的就天天晃悠。

陈欣表示,她们学校校规管得严,可老师讲课水平一般,大多时候就是写板书,学生抄笔记,讲完就下课。例题不怎么讲,考完试也不分析错题,学生学习基本全靠自制力。

所以自制力差的学生,来这儿其实挺吃亏。

在日本读高中的中国学生,想考大学一般要和日本学生一样参加“共通试验”,也就是日本高考。考试科目主要包括:国语、数学、外语(有听力)、理科、地理历史、公民社会。

许多人都认为日本考试科目非常简单,其实不然——

首先,日本的国语课程,也会学习很多中国的古文和诗词,甚至还包括了成语故事,有些诗词和古文生僻到一个中国的文科生都未必听说过。

其次,在日本的“高考大纲”中,关于数学的要求也非常高,中国高中有的数论初步、微积分、棣莫弗公式、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他们也一样不少。

陈欣所在的A校,留学生高一都上综合升学课;到了高二,一部分想考国公立大学或 “难关私立大学”(比如早稻田、庆应这类)的学生,会被分到特别升学班,留学生大多都在这个班里。

日本高中的升学率确实很高,能到98.8%,基本上只要想上大学,都能有学上。但想要升入日本名校,非常不易。陈欣学校今年有个复读一年的留学生,同时考上了筑波大学理工学群和千叶大学理学部,已经算全校的 “黑马”;其他毕业生多去了东京理科大学、同志社大学、日本大学这类院校,真正能考上国公立大学或难关私立大学的,仍是少数。

当下,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动漫对日本有“滤镜”,为了圆一把心中的日本高中梦选择到日本读高中。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接受中国学生的日本学校仍是少数,许多日本高中都是近年来才开始重视国际生生源,管理能力也有所欠缺。部分学生前往日本后,才发现理想和现实有很大差距,动漫里的青春故事,终究抵不过现实的棱角。课堂上听不懂的方言词汇、与同学间微妙的文化隔阂、学校管理上的粗糙疏漏…… 理想与现实的裂缝,往往比想象中更宽。

参考资料:留学咖啡馆//去掉动漫滤镜,日本高中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活动预告《2026美本及多国申请工具书》即将重磅发布!这是由翠鹿升学榜与视角学社联合推出的第7本申请指南,年复一年,我们始终陪伴万千留学家庭度过每一个关键申请季。随着翠鹿升学榜大数据日益完善,这本有着“全局视野、最新洞察、超强实操”的工具书年年焕新,力争让大家对申请流程、要点、最新申请政策了然于胸,帮助大家看清前路、熨平焦虑,让留学更有能见度!我们真挚地邀请您和孩子,一同光临《2026美本及多国留学申请工具书》发布会并现场领取工具书!最新入境消息:留学生先行,日本3月将全面解除入境限制!日本出台新规,要求高校需彻查中国留学生背景上海留学生日本打黑工15年,改变家庭命运,换女儿一纸博士毕业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