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薪后兼职跑车,他叹气说,不只为了挣钱,还有逼自己逃离那个家

发布时间:2025-07-21 02:35  浏览量:1

非纪实,基于真人原型的虚构小说,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今晚的顺风跑单,是李正兼职的士司机的第38天。

他正懒懒地躺在沙发上刷着后台,正巧一个单子跳进来,上面显示,本小区内一位顾客,要打车去上海。

他立即坐起来,给对方打去了电话。

“喂,您好!是我接了您的单子,请问您可以承担高速费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他快速地走进洗手间,对着镜子理了理头发,瞥见妻子正在小房间里陪儿子玩,他没有打招呼,而是径直走到鞋柜旁,抓起车钥匙,便走出了门。

车发动声响的那一刻,他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一个人做兼职,不仅仅是因为穷得发慌,还有因为在家多待一秒,人就要窒息而死。

01

曾经,李正也是天之骄子。

他的老家在山东淄博——一个靠烧烤火出圈的城市。通过三年的日夜苦读,李正从70万莘莘学子中跻身而出,顺利考入中国海洋大学。

父母的殷殷期盼,自己的孜孜不倦,在那一刻都得到了回报。

李正的幸运不止于此。

大一时,在校内联谊活动上,他认识了如今的妻子尚锦,一个高挑时髦的本省女孩。两人颜值、才华上的旗鼓相当,加之爱好上的志同道合,迅速成了校园里耀眼的一对情侣。

学业如意,情场得意。

那时的李正,春风满面,对未来充满了能量。

大四毕业后,两人双双南下上海打拼。李正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很快以高薪的姿态进入一家建筑公司;尚锦学的商务英语,也如愿进入一家外企,从基层干起。

你当自信,未来可期。

李正拼事业的同时,还不忘浪漫地向尚锦求了婚,并于次年元旦完了婚,事业婚姻双丰收,活成了大众羡慕的样子。

02

有句话说的,人生不能太满。

太满的人生,犹如紧绷的弦,谁也不知道它会在什么时候突然崩断。

李正的弦,是在某周五下午崩断的。

那天吃过午饭,上司召集全员开了一次部门会议。因如今的大环境不好,整个部门需居家办公,工资减大半,何时复工,待公司进一步通知。

李正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悲伤。

他工作了三年,出差了三年,每天忙得晕头转向,就连儿子出生时,他都在外地忙碌。如今公司效益不好,顾念旧情没裁了他们,而是可以居家办公,终于从繁忙中清闲下来。

悲伤的是工资减半,这就意味着收入就缩了一大半。

三年来,他们一直租房住。眼下儿子快三岁了,尚锦早已开始四处看房,准备今年把房子敲定,儿子上幼儿园也能早点落实。

可这节骨眼上,他没了大半收入,这房子还怎么买呢?

即使现在全国的房价低迷,但上海的房子不是跌一跌就可以轻松入手的。只要是稍好一点的地段,新房总价都得400万起步。

李正的担忧还不止于此。

三年前,如果说李正是金领的话,那尚锦只能算刚入门的白领;如今,他居家办公后,两人正好互换了位置。

尚锦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漂亮的女孩不仅有好的皮囊,还有过硬的能力。在关税日益激烈的当下,她在外企的地位反而更稳了。

曾经的旗鼓相当,三年时间而已,成了如今的相形失色。

03

李正的担忧,最终演化成了家庭的不断内耗。

虽然两人是自由恋爱,但自从结婚后,两人几乎天各一方,相处时间很少。现在李正赋闲在家,两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一丁点儿的小事都能成为尚锦开火的引线。

虽然尚锦没有明说,但李正知道,她嫌弃自己挣不了钱。

有一次两人争吵中,尚锦像一头发了疯的狮子,骂他不求上进,就是一个窝囊fei。

两情相悦又如何?还不是逃不过金钱的魔爪。

事实上,她人如其名,一直拼搏求上进,对自己如此,对丈夫更如此。

哪怕对年仅三岁的儿子,她都没有放过。

李正在家就闲了一周,他就发觉,妻子鸡娃,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

三岁的娃儿,她逼着孩子记单词、读英语原版书、听听力,教音标……她下班回来的所有时间,全部用在给儿子的补习上。

有时候,儿子在那哭天喊地,委屈吧啦的,站在一旁的婆婆心疼得直打鼓,也不敢上前阻止尚锦。

李正自己,也不敢吭声。

尚锦,俨然家里的女王,李正闷在心里想,他们母子孙三代,就是她的奴仆。

这样的家庭氛围,李正感到无比窒息。

为了避开妻子的锋芒,他才选择兼职跑的士;为了跑的士,他买了一辆电车,不贵,落地后刚好10万。

看看新车,再看看天空骄阳似火,他一下子有了新的盼头。

04

晚风徐徐吹动,一片片绿叶犹如一位位舞女,晃动着身体,展示自己褪尽余热后的娇媚。

他坐在车上,耐心地等待顾客。

这次的顾客是一位女士,带着两个孩子。

她来这边看朋友,顺便带了朋友的孩子,回她家玩几天。

李正原本话不多,但自从跑车后,嘴巴子伶俐了许多。

他夸女士显年轻,看不出有那么大女儿的样子。

夸奖的话,谁不爱听呢?

一时高兴,两人聊了一路。

李正聊得最多的,就是吐槽自己的婚姻。

他知道,家丑不可外扬,但他实在太憋屈了,他需要向外倒一倒苦水,让身心恢复一点清爽。

李正说,他想回淄博做烧烤。

“我们淄博生活节奏慢,轻松,我现在觉得很累……”

“作为过来人,我劝你考虑清楚,”那位女士像个知心大姐一般,耐心地对他说:“从你的讲述里,妻子并无大过,而且也是一位好的伴侣,如果要家庭稳定,你须放弃你的烧烤梦,安心在这里打拼。”

“很多时候,人逼一逼自己,坎也就过去了。”

“……”

李正觉得女士说得很在理。

一时间,他回忆起与妻子的点点滴滴。

是啊!

这些年来,妻子事业上求上进,家里的事也条理清楚,和他妈也没有大的矛盾。

她唯一的缺点,就是太想往上爬,太想突破自己固有的圈层。

也许,这本不是错!

她也是为了孩子。在20年后的将来,儿子可以不用像他们这样,再来一次立足大城市的征途。

也许,人生的发条,总该拧得紧一点,才能挤出更多的能量。

过去的半生,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么?

05

送女士一行到达目的后,李正快速地下了车,绕到车后,从后备箱里取出女士的箱子,微笑着告了别。

陌生人一别,也许来生再见。

但陌生人直接毫无私利性的忠告,却温暖了他的心。

李正拍拍手,坐回驾驶位上。

接着,他掏出手机,给妻子发去了一条短信:

亲爱的,我刚出来跑车了,我再接一单就回去,你和儿子早点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