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逃离“两梯四户”的户型,这5大硬伤令人头疼,太真实了
发布时间:2025-07-15 23:01 浏览量:1
两梯四户是比较常见的配置,也是限高令出台之前的主流,由于高层建筑(12-27层)按照消防规范需要至少2部电梯,开发商为了提高容积率会设计成两梯四户,所以两梯四户常见于高层建筑。虽然是前几年的主流配置,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只要经济基础稍微好点,都在逃离两梯四户,原因很简单,这5大硬伤实在是令人无法接受。
两梯四户的真相:
开发商为了实现多买房的产物,居住体验却让人崩溃,有钱人为什么都在逃离?看完你就懂了。
1、公摊面积大
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的通病之一,就是公摊面积太大了,楼层高住户多,要有充足的设备和过道空间才能保障住户的生活质量。我之前住过总层高33层的两梯四户,120平的产权面积,套内仅有96平,还是算上赠送面积的情况下,不算的话只有90平,公摊25%!一平一万,等于多花了30万买了公摊,而且还不算利息,简直可怕!
想想看,你花120万买了一套房,结果有30万买的是公共区域,这30万包括:
电梯井—两部电梯占地面积不小
楼梯间—消防楼梯必须要有
设备间—水泵、配电等设备用房
走廊过道—四户共享的公共走廊
管道井—各种管线井道
这些公摊你用不了几次,却要为此买单一辈子。想想就心疼!
2、住户太密集
33层两梯四户,一栋楼有一百多户,一栋楼要住大几百人!四户共享一个公共走廊,隐私差是必然的。如果是中间户的住户,上下左右都有邻居,邻里之间互相噪音干扰严重。住户密集带来的问题:
隐私性差—开门就能碰到邻居,尴尬
噪音干扰—楼上楼下左左右右都有声音
空气质量差—走廊里各种味道混合
邻居关系复杂—人多是非多,各种矛盾
想想一栋楼住几百人,跟住宿舍有什么区别?花几百万买套房,结果住得像集体宿舍。
3、电梯负荷高
以33层为例,一部电梯要服务60多户,高峰期等待电梯简直是噩梦,5-10分钟是常态,而且经常出现挤不上电梯的情况。电梯服务的户数多,故障率较高,一旦其中一部电梯出现故障,意味着一部电梯要服务130多户,等待时间指数级上升。我之前住的小区房龄12年,电梯经常坏,等电梯比等地铁还难,这也是我搬走的主要原因。
电梯问题有多恐怖:
上班迟到—等电梯等到上班迟到
挤不上去—好不容易来一趟,人满了上不去
停电困人—电梯故障被困在里面
维修频繁—三天两头停运维修
超负荷运行—电梯磨损快,寿命短
想象一下,每天上下班都要花十几分钟等电梯,一年下来浪费多少时间?时间就是生命啊!
4、户型差
为了适配4户布局,开发商在设计户型的时候做了很大的牺牲。中间户的户型比较方正,但是往往不能做到南北通透,通风采光差,往往是需要把入户门打开才能通风。一些连廊户型中间户虽然不用打开入户门,但是对着连廊的房间隐私极差。边户能做到南北通透,但是很多都是有狭长走廊的户型,也就是手枪型、刀把型等不规则户型。
户型差意味着空间浪费,很多空间没法得到充分的利用。我以前住的西边户就是这样,进门就是一条超长的过道,尽头是卫生间,这条过道的面积足足有9.6平,过道两边是客厅和餐厅,面积根本没法得到充足利用,9.6平比我家次卧还大了。户型问题一览:
中间户不通透—需要开门才能通风
边户形状奇怪—手枪型、刀把型户型
过道面积大—浪费面积,没法利用
房间朝向差—有些房间朝向走廊
功能区划分不合理—动静分离做得不好
花钱买房子,结果得到一个奇形怪状的户型,住起来各种不顺手。
5、公共空间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由于公摊面积大,户型设计不合理,导致很多住户出来争夺公摊面积的使用权,各种非法占用过道。每一层有四户人家,遇到奇葩邻居的概率较高,在过道放鞋、堆放杂物等是常有的事,而且四户人家很难达成一致,最后的结果就是互相争夺公共空间,不仅影响美观,如果占用了消防通道可能还影响消防。
网友@林欣:
"我家是两梯四户的东边户,中间户以各种理由占用了门口的位置做鞋柜,一开始是放一两双鞋,说家里没有玄关没地方做鞋柜,后来越来越过分直接做了鞋柜,夏天那味道简直臭气熏天,物业也不敢管,投诉无门。更可怕的是,另外两户看他这样做没事,也把臭鞋、杂物摆到过道上,找他们理论就说过道也是花钱买的,不用白不用,还劝我也把鞋柜做出来,简直是不可理喻!"
看看这个案例,四户人家为了争夺走廊空间,各种奇葩操作:
放鞋柜—夏天臭气熏天
堆杂物—把走廊当储藏室
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物业不管—投诉无门,只能忍着
邻居关系恶化—为了这点空间闹得不愉快
本来花钱买房是为了享受生活,结果每天回家都要面对这些糟心事。
为什么有钱人都在逃离?
两梯四户的缺点本质上是居住密度造成的问题,一位资深中介朋友说,现在买改善房的人,看都不会多看一眼两梯四户,更别说是两梯四户的高层和超高层了。现在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一般都会选择两梯两户或者一梯一户。而且很多人都在逃离两梯四户,只有预算有限、对居住细节要求不高的人才会选择。当你有钱可以选择更好的居住环境时,谁还愿意忍受这些问题?
买房就是买生活品质,两梯四户虽然总价低,但是居住体验真的不行。如果预算允许,建议选择两梯两户或者一梯一户,虽然总价高一些,但是居住舒适度完全不一样。毕竟房子是要住很多年的,每天的居住体验比省那点钱重要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