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家有60岁老人,一定要做「适老化设计」,舒适又省心
发布时间:2025-07-15 21:20 浏览量:1
最近陪邻居张叔去医院,他说前天下雨在玄关弯腰系鞋带,没站稳摔了一跤。
我突然意识到,家里有老人,装修真不能只图好看——那些藏在细节里的适老化设计,才是给父母最好的“安全锁”。
就说玄关吧,以前总觉得换鞋凳是多余的,现在才明白,60岁往上的人,弯腰系鞋带真不是小事儿。
我表姐家给老人装了50cm高的换鞋凳,老人坐着换鞋,起身时扶着旁边的墙面扶手,稳当多了。
还有鞋柜底部的“懒人踢”,35cm深、30cm高的空间,常穿的鞋子往里一塞,老人不用弯腰翻找,脚一踢就能拿,这细节看着简单,实际能少多少麻烦?
客厅是老人待得最多的地方。
我见过有些家里茶几又大又尖,老人起夜摸黑磕碰过腿。
其实完全可以换成圆角小边几,或者直接不摆茶几,留出更宽敞的活动空间。
沙发也别选太软的,坐深60cm、高度43cm左右刚好,老人坐下起身不用“陷”进去,腰也能有支撑。
最让人揪心的是卫生间。
去年新闻里有老人洗澡滑倒,后来才知道,地面防滑砖没选好,还装了挡水条绊脚。
现在想想,卫生间地面得用防滑系数高的砖,最好全平没门槛;淋浴区装个折叠凳,老人坐着洗省力气;马桶旁边必须有扶手,我朋友家还装了防水呼叫按钮,一按子女手机就响,比喊人管用多了。
卧室也不能马虎。
床别选太低的,45-55cm高度刚好,和膝盖齐平,起身不用太费劲。
床头一定要有小夜灯,插电式的比感应电池款省心,起夜时脚一伸,柔和的光慢慢亮起来,不会刺眼也不会摸黑。
要是房间够大,最好留个放护理床的位置——现在用不上,万一需要了,空间够才能不手忙脚乱。
厨房的灯最容易被忽略。
我妈总说“灯下黑”,切菜时橱柜影子挡光,后来在水槽和吊柜下加了灯带,亮堂多了。
台面高度也得按老人身高调,我爸1米75,台面85cm刚好,不用弯腰切菜;要是坐轮椅的老人,台面还得再降点,方便操作。
这些年看了太多案例,才明白适老化设计不是“老气横秋”的改造,而是把“安全”“方便”藏进每个生活场景里。换鞋凳不只是凳子,是不让老人弯腰的体贴;扶手不只是铁管子,是摔倒时能抓住的“救命绳”。现在多花点心思,未来少点提心吊胆——这不是为了“养老”,是为了让父母在熟悉的家里,活得更体面、更自在。